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党史>党史研究
8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广州党组织的光荣传统
  • 来源: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0-05-15
  • 浏览数:

  广州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最早的城市之一。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广州是国内最早成立党组织的六个城市之一。不过在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我们党在广州地区的组织是省市合一的,并没有市委的独立建制。1924年初,中央认为广东党组织仅在广州一隅活动,“无设区之必要”,将广东区委改组为广州地方委员会,冯菊坡任书记,直属中央局领导。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以“广州”冠名的组织机构,但同时兼管香港党组织。同年10月,广州地委又改回为广东区委。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为适应革命新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和省委决定组建中共广州市委。4月22日市委正式组织成立,首任书记吴毅。这是广州市委独立建制的开始,至今整整80年。80年来,广州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洗礼中铸就的光荣传统,构成新时期广州人精神的核心价值,蕴藏着推进科学发展、文明发展、和谐发展的无穷智慧和力量。

  一 自强不息,保持先进性。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生存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中国人民武装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从广州三元里打响。广州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在民主革命时期,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谱写成的可歌可泣的壮烈诗篇。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他们永葆先进性,在各行各业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80年的实践证明,广州的共产党员是一支经得起考验的坚强队伍,广州党组织不愧为坚强堡垒。

  在国共合作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中,广东共产党人组织先后组织全国最早的工人武装和农民武装——广州工团军、广州农团军。在广东革命政府平定广州商团和滇桂军阀叛乱、两次东征、南征和北伐战争中,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在战斗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连级以上干部全是共产党员,85%的士兵是共产党员、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和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革命青年。该团作为“北伐先锋”,自1926年5月初从广州出韶关,向湖南、湖北进军,该团一路过关斩将,以少胜多、以弱克强,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立下了不朽功勋。在勇克武昌的战斗中,共产党员、第一营营长曹渊(原广州市顾委副主任曹云屏的父亲)战死沙场。广大共产党员身先士卒,杀出了军威,从而为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叶挺被公认为“北伐名将”。1927年4月,广东国民党反动派步蒋介石集团之后尘,也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在白色恐怖之中,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萧楚女、刘尔崧、李森、何耀全(广州名誉市民何耀光的胞兄)、邓培、熊雄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先后壮烈牺牲。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以失败告终。中共中央针锋相对地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此关键时刻,中共广州市委于4月22日正式诞生了。市委成立后,立即投入了领导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中。起义前,省委改派黄平(后被捕叛变)担任广州市委书记。12月11日,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爆发了。当天下午,被称为“东方巴黎公社”的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省委书记、起义总指挥张太雷担任代理主席,市委书记黄平担任内务兼外交委员(部长)。起义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著名共产党员周文雍、陈铁军就是这一段时间牺牲的。周文雍,1927年4月市委成立时担任工委书记,广州起义爆发后被选任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劳动委员。起义失败后转移到香港。1928年1月,他受党组织派遣,与陈铁军假扮夫妻回广州参与重建市委的工作。不久,两人同时被捕。在敌人的酷刑和利诱面前,两人始终坚贞不屈。在就义前的最后时刻,两人在刑场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并表达了相互的爱慕之情。这就是被后人广为传颂的“刑场上的婚礼”。据不完全统计,从广州起义失败至1932年10月不到5年的时间当中,市委机关遭敌人破坏,重建,再破坏,又重建,一共13次,先后有20多名市委主要领导人牺牲。在此后20多年里,广州的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历尽艰难险阻,始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1949年10月,广州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解放。

  中国革命胜利后,炮炮火纷飞的年代过去了。但在和平的环境里,广州共产党人继续保持了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但祖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保卫时,共产党员都不惜贡献自己宝贵的生命。例如,为纪念抢救国家财产而光荣牺牲的广州市何济公药厂女工向秀丽,在执勤中殉职的白云区民警冯尚益等。当然,更多的是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中谱写着不平凡的共产党员之歌。各条战线都涌现了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了广州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近年来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中,全市2万多个基层组织、42万党员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受到锻炼。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广州,加快推进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广州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二  脚踏实地,务实求发展。

  解放思想不“争论”,埋头苦干不张扬。广州人民向来有务实的传统,凡事务实的时候多,不热衷于抽象的争论。广州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委在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的指下,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冲破“左”倾错误思想的和教条主义的禁锢,抓住机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广州共产党人这种脚踏实地、不搞争论的品格,广州人民的实践是符合邓小平的理论的。邓小平同志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

  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在改革开放中深化对广州的认识。广州市的商品经济相对发达,与海内外的经济联系紧密,市场经济意识也比较强。市委在过去的工作,能够脚踏实地。市委创造性地执行中央的有关政策,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并把广州各种潜在的优势,如华侨众多,地理位置好,自然条件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等,变为现实优势,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广州市的城市综合实力自1992年起跻身全国“三甲”,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十五大以后,广州市着力于增创中心城市新优势,进一步发挥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带动、示范带动、综合服务和吸纳创新作用,并实现了城市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小变”。近年来,市委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取得新成就。2004年,广州成功申办2010年亚运会。全市生产总值继2004年跨越4000亿元,2005年跨越超过5000亿元,2006年越过6000亿大关。

  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扬广州人民与人为善、心态平和的传统,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市委的工作顾及错综复杂的情况,妥善处理工农商学各方面的关系,处理统一战线的各种问题。自80年代开始,我们在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方面进行了探索。如团市委在青年中开展“微笑的广州”活动,妇联倡导“美的家庭”;工会则提倡“双爱”:号召职工爱企业、企业爱职工,以解决改革初期因承包产生的问题。近年来,广州花大力气构建起具有广州特色的就业培训、社会保险、维护劳动保障权益等劳动保障三大政策和服务体系,形成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方位的、相互衔接的“五道防线”,广大市民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三  锐意创新,敢为天下先。

  广州人历来有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经过共产党人的创造性工作得到发扬光大。广州共产党人勇于站在时代前列,主动承担历史重任,显示非同凡响的创造能力和工作魄力,广州先后以国民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载入史册。

  1919年11月,党的早期优秀理论家杨匏安在广州《中华新报》发表《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李大钊1919年9月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遥相呼应,当时有“北李南杨”之说。1922年5月1日至6日,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同年5月5日至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也在广州召开。1923年春,中共中央从上海迁来广州。6月,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正确制定了国共合作的策略方针。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正式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广州成为国共合作的试验区和国民革命运动的策源地和大本营。1925年中共四大《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认为:“南方政府所在的广东,不但是民族革命之根据地,并且已经是无产阶级最重要的工作地”。1925年5月,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又在广州召开,中华全国总工会正式组织成立,广州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参与和帮助下,国民党和广东革命政府创办了黄埔军校,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1926年7月,国民政府从广州出师北伐。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都武汉。这标志着大革命从广州策源地推向全国。

  历史事实印证了广州共产党人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只有创新,才能引领时代潮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州市人民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敢于冲破“左”倾错误思想和教条主义的禁锢,坚定不移地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探索前进。20世纪80年代初,广州市抓住中央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有利时机,以流通为突破口,率先实行蔬菜购销体制改革,带动了流通体制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成功走出了一条有“广州特色”的改革之路。在邓小平南巡和党的十四大之后,广州提出力争用15年左右时间实现现代化,全面赶上亚洲“四小龙”,把广州建成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的目标。1993年,广州被“世界大都市”协会接纳为正式会员,成为中国第一个参加该协会的城市。1999年,广州总结“一年一小变”成果的时候,提出了“两个适宜”的城市发展目标,即“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2000年召开的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提出必须进一步树立新的发展观,并明确把“两个适宜”写进“十五”计划,表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探索。

  广州共产党人的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敢于在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上先走一步。由此,广州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也为全省全国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前几年有关方面的统计,广州市以占全国1/200的人口,创造了1/20的财政收入。而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广州市的探索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实践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发展史上,广州是一座在春天孕育希望的城市。81年前的1926年春,毛泽东同志在广州撰写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成就《毛泽东选集》的开篇巨著,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奠定了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航向,成为《邓小平文选》的终卷之篇。新世纪第一个春天,江泽民同志在广州完整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亲临广州视察,并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命题。广州,这座英雄城市,再一次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一起载入了史册。

  正确对待历史,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毛泽东讲他自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邓小平也说“不靠上帝,而自己努力,靠不断总结经验”。在每个历史重要关口,我们党都能及时总结历史经验,并与时俱时,不断开辟新的道路。广州市委走过了80年的历程,广州党组织则已走过86个岁月。80岁,对一个自然人个体来讲是他的暮年;而对一人国家、对一个民族来说,80年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间。对于一个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有远大理想、肩负历史使命的无产阶级政党和组织来说,80岁则是精力充沛、生机盎然的阶段,正是雄图大展的黄金时机。我们相信,光荣的历史传统将激励继续走在前面,再创“排头兵”业绩,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作者单位: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上一篇: 广州起义的历史经过简述 下一篇: 党史期刊要为党史工作的发展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