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红色娘子军"的原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怨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杠枪为人民。"每当听到这首烩炙人口的《红色娘子军军歌》那雄壮、激越的歌声,当年琼岛红色女战士在烽火岁月里的战斗英姿仿佛就在笔者的眼前。
红色娘子军为海南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其英雄业绩为千千万万人所传颂。海南人民更以红色娘子军为骄傲。如今,在娘子军的故乡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碑"傲然屹立。一位头剪短发、手握长枪、腰扎皮带、身背斗笠的英姿勃勃的娘子军战士雕像,安置在纪念碑之上。碑文的最后一句为:"斯为妇女解放运动的旗帜,海南人民之荣光"。
数十年来,随着电影《红色娘子军》和同名现代芭蕾舞剧的先后问世,红色娘子军的形象在中华大地上不但已是妇孺皆知,在许许多多人的心中更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文学作品毕竟只是历史真实的艺术再现,她的原型,或者说,她的真实历史是怎样的呢?
“红色娘子军”成立于1931年5月。其时,海南(当时称“琼崖”)革命根据地正是大发展的鼎盛时期,琼崖红军第二独立师扩大到2000多人,根据地面积占全岛一半以上,人口达100多万。获得翻身解放的广大青年妇女纷纷要求参加红军,拿起枪杆,与男子并肩作战。琼崖党组织为了满足她们强烈要求参加红军的愿望,决定从报名参军的数百名农村妇女中,
挑选100人组成女子军特务连,编入红军独二师第三团。
女子军特务连的编制
女子军特务连作为正规的红军战斗连队,其编制与当时的其他红军部队并无二致:全连3个排,每排3 个班,每班10名战士。连长庞琼花、指导员王时香,一排长冯增敏、二排长庞学莲、三排长黄墩英,传令、旗兵各一名,膳食员3人, 共100人。另加庶务、挑夫和一名仅13岁的小号兵3名男性,全连实际人数103人。
1931年5月1日,火红的凤凰花开满了山岗,在乐会县第四区(今琼海市文市区)赤赤乡内园村的操场上,女子军特务连举行隆重的成立大会。出席大会的有琼崖红军、苏维埃政府领导人、赤卫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英姿飒爽的红军女战士,佩带着"女子军"的红袖章,全副武装,庄严整齐地排列在军旗面前,连长庞琼花健步走上主席台,双手接过师部授予的连旗。鲜红的连旗上写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指导员王时香代表女子军连作了简短讲话后,接着率领全连指战员在军旗面前庄严宣誓:坚决服从命令,遵守纪律,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从此,女子军特务连的旗帜飘扬在琼崖红军的行列中,昔日苦大仇深的妇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光荣的红军女战士。
女子军特务连刚成立不久,连长庞琼花因病去世,连长一职由一排长冯增敏接任。
在战火中的女子军特务连
女子军特务连主要承担的战斗任务是保卫领导机关、看守犯人和到群众中做宣传发动工作。但成立伊始,女子军特务连就经受了战火的洗礼。是年6月,驻乐会、万宁的国民党军队在"剿共"总指挥陈贵苑的率领下,阴谋进剿正在当地活动的红三团。红军决定将计就计,在敌军必经之地纱帽岭设下埋伏,命令女子军特务连担负诱敌任务。枪声一响,女子军连猛攻一阵后,便且战且退。敌军见到只是一些女红军,不管三七二十一,狂叫"给我冲上去,谁能抓到,就给谁做老婆!"于是,敌军疯狂追了上来。当敌军进入红军的伏击圈后,红军指挥员一声令下,子弹便像雨点般扫向敌人,女子军连指战员更如猛虎下山。敌军顿时乱作一团,喊爹叫娘,纷纷逃命。这次战斗仅一个小时就结束了,红军毙敌100余人,俘敌70余人,"剿共"总指挥陈贵苑也乖乖地做了女子军的俘虏。从此,女子军特务连的英名威震海南全岛。
以后,女子军连又参加了攻打阳江、学道、中败、分界等敌炮楼的战斗,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女子军连打过的许多胜仗中,最令人难忘的是火烧"南霸天"冯朝天。乐会县文市炮楼驻有一个民团中队,头目冯朝天是大恶霸的儿子, 并当过国民党正规军的军官,他曾狂妄地吹嘘文市炮楼是"铁桶江山",嘲笑陈贵苑在纱帽岭一战中当了熊包,输给"红军婆",这是国军的耻辱。他公开对手下说:"抓了这些红军婆,就每人配一个做老婆,那个女连长就做我的压寨夫人!"气焰十分嚣张。红军决定拔除这个"黑钉子"。当时红军武器装备差,不能强攻。分析敌情后,决定利用夜晚作掩护,将地道挖到敌炮楼下用柴草"火攻"。
,战斗开始的那天晚上,红军趁天黑吹响了冲锋号,佯装强攻。女子军们将事先用稻草扎成的一批假人,不时在阵地前晃动,诱敌消耗子弹,掩护挖掘地道。白天,她们又打出女子军的军旗,迷惑敌军,还朝炮楼喊话,扰得敌人寝食难安。第四天破晓,地道终于挖通了,女子军们和闻讯赶来的群众一拥而上,通过地道迅速把柴草运到炮楼四周,撒上辣椒粉,倒油点火。片刻之间,夹着浓浓油烟、辣椒味的熊熊大火,直窜炮楼之内。里面的敌人哪里受得了,不一会儿,便不断传出"别烧了,我们投降!我们投降!"的哭喊声。接着,枪支一枝一枝地往下扔,"南霸天"也满脸泪涕耷拉着脑袋从炮楼里钻出来,狼狈地做了女子军们的俘虏。
扩建女子军特务连第二连
1932年春,女子军特务连两个排被调往师部执勤,编人红一团建制,番号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一团女子军特务连",留下的一个排由红三团扩建为女子军特务连第二连,以原一连三排长黄墩英为连长,原一连二排长庞学莲为指导员。下辖2个排,一排长李昌香、二排长王振梅,全连约60人。
"红色娘子军"在悲壮中解散
1932年8月,国民党军队派遣陆、空军,重兵大举"围剿"琼崖革命根据地。琼崖红军在数量上、装备上均处于极度劣势,女子军连在马鞍岭、母瑞山战斗中与敌军连续血战,损失惨重,女子军们有的牺牲了,有的在战斗中失散了,有的被俘了,女子军连只好被迫分散活动。敌军并不就此罢休,继续疯狂搜捕,女子军一、二连连长、指导员王时香、冯增敏、庞琼花、黄墩英、庞学莲等全部5位连干部共10余人又先后被捕人狱。至此,女子军连终于在悲壮中解散。
让我们永远记住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18 位女子军烈士英名吧!她们是一卢赛香(一连一排长〗、庞育香、张泮英、陈业花、何汝才、陈永英、庞业銮、张昌英、孙玉芳、陈俊蚊、许世蓉、陈月娥、覃崇英、王明銮、梁居梅、张奋英、张其英、陈秋娘。
女子军连这一英雄群体,以及在她们身上发生的一连串传奇故事,后来便成为千千万万人所熟知的"红色娘子军"的生活原型。
"红色娘子军”是怎样被发掘出来的?
应该说,最早发现并发掘出"红色娘子军" 故事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海南军区宣传干事刘文韶。如果当年不是他的一次无意发现,红色娘子军的传奇事迹也许就仅是琼崖纵队战史小册子里一句话的记载,没有多少人会知道。1958年8月号的《解放军文艺》刊登了刘文韶采写的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引起了全国广泛关注。天马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同时邀请刘文韶将报告文学改编成电影剧本。因为种种原因, 他未能及时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1961年,由梁信〖原名郭梁信)编剧、谢晋导演的电影《红色娘子军》红遍全国,之后又有同名芭蕾舞剧在全国热演,且至今不衰。但这一题材的最先发现者和挖掘者却被人遗忘。直至2003年3月,《南方日报》记者吴真等访问了这位后来曾任《红旗》杂志驻深圳记者站站长、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离休前任深圳市委副秘书长,现年69岁的刘文韶同志,并随即在《南方日报》上作了详细报道,才揭开了这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以下是2003年3月9日《南方日报》发表该报记者对刘文韶的访问,题为《红色娘子军是我发现的!》的详细报道。笔者不欲掠人之美,仅将该文略作删节,作为引用,以飨读者,并谨以说明。
女子军历史只有一句话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是第一个发掘女子军历史的人,当时为什么会去采访呢?
刘文韶(以下简称刘〕:1956年广州军区政治部发出开展建军30周年征文活动的通知,我当时在海南军区政治部做宣传工作。一次在找资料的时候,正巧从一本油印的关于琼崖纵队战史的小册子中发现有这样一句:"在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师部属下有一个女兵连,全连有一百廿二人。"这30字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因为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上,女指挥员和女英雄是很多的,可是作为成建制的完整的女兵战斗连队,过去还很少听说过。我觉得这是一个重大题材,于是就到她们活动过的乐会县采访。记:这段历史是不是不容易挖掘? 刘:那时女兵连解散已经20多年了,老同志很多牺牲了 ,材料保存的很少,要找到人特别难。很幸运我找到了女兵连的连长冯增敏,采访了她4次,后来又找到了十来个女兵连的女战士,还专门拜访了琼崖纵队司令冯白驹将军,当时他是广东省副省长,记忆力很强,提供了很多材料。
记:"红色娘子军"这个词,经您创造后已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您当年是怎样想到用这样一个词的?
刘:当时战史记载的是"女兵连",冯白驹讲的叫"女子特务连"。我想应该从更大的主题和背景来考虑,把它作为我们解放军的一个建制连队的代表来定位。我考虑到中国历史上从花木兰到杨家将,一直以来就有"娘子军"的说法, 为了说明现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 所以就加了"红色"两个字,当时都喜欢用"红色" 两个字来代表革命。
两部《红色娘子军》之争
记:后来郭梁信创作了一个剧本《琼岛英雄花》,又被八一厂改名为《红色娘子军》,您有没有觉得这个词是您创作的,他们这样改不合适?
刘:当时的人哪里有这样的冠名权意识?报告文学在《解放军文艺》发表以后,天马厂很快就找我写电影剧本,片名就叫《红色娘子军》。郭梁信同志当时在广州军区专业搞创作,他写了一个剧本,本来叫《女奴翻身记》,后来叫《琼岛英雄花》。后来我也知道他把剧本给了八一厂,改成《红色娘子军》,但是他没有跟我讲过,也没有征求我的意见。
记:两个电影厂同时拍《红色娘子军》,这中间怎么协调?
刘:但是广州军区也知道有两个片子,军区的意见是我这个叫《红色娘子军》,他那个叫《琼岛英雄花》,我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电影制片厂, 就由我们自己来协调怎么办。正在我基本完成剧本改稿的时候听说八一厂已经确定要拍郭梁信的本子,也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便没有把我的本子拿出来给天马制片厂。当时也没有想到,他们至少应该在片头加上"本片取材于刘文韶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
记: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发表时非常轰动,连李贞将军都写了书评,在电影出来之后您会不会感觉渐渐被冷落?
刘:这个感觉是很强烈的。因为电影艺术的影响力太大了,而且这样一个题材在军事题材中又是非常新颖的,所以它的影响力、震撼力是相当大的。当时中国青年出版社在1961年13— 14期转载时加了 一段编者按说"最近在全国各大城市上映的新片《红色娘子军》就是根据'娘子军连'的事迹拍摄的",这是我看见过的惟一承认报告文学与电影之间有联系的文字。娘子军里没有"党代表"
记:您的报告文学和后来大家熟悉的的电影有很大的不同,让人感觉电影剧本只是用了"红色娘子军"的名字和概念,也就是说旧瓶子装新酒,您觉得呢?
刘:不是,电影剧本用了我作品中的人物, 我作品中也有"琼花"这个人。在我之前和之后再没有人去写过娘子军的故事,我的报告文学这有丰富的素材,写了大量的娘子军战斗、学习、宣传、生活情况,只要懂创作技巧的人再加以想象、虚构,就可以写成剧本了。
记:但是电影的主要角色比如洪常青和南霸天,都不是您报告文学里有的?
刘:其实把陈贵苑改成南霸天不是很容易吗?当时的团总既是军阀又是大地主。洪常青是电影剧本虚构的,据冯增敏介绍,当时娘子军里根本没有一个男性党代表,惟一的指导员是女的,叫王时香。
记:"文革"的时候,洪常青的形象在"样板戏"中被提高了,红色娘子军在某种意义上是村托洪常青的。
刘:这样写是败笔。第一,它不符合历史真实;第二,洪常青的戏一多,琼花和女战士们就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琼花的形象远远没有我们所熟知的诸如花木兰、穆桂英这些古代女英雄形象突出。电影和"样板戏"宣传最多的还是男性,从整体上成功地宣传了党的领导, 但是从宣传娘子军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是不成功的。
记: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您的报告文学展现了真实的历史,但是也因为艺术加工的不足,使他无法流传下来?
刘:娘子军这个题材比较有传奇性,采用其他文学形式也许更好,但是采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是当时征文的要求,所以文学性就会受到限制。
记:经过文学加工后的的艺术形象更容易被大家接受,所以您的报告文学至今很少人提起,而电影和芭蓊舞剧却成为经典?
刘:我承认他们艺术上是成功的,但是艺术和历史是两回事,电影是虚构的艺术,艺术不能作为我们真正学习的榜样,真正的榜样还应该是生活真实、历史真实。特别是现在的青年,看不到《红色娘子军》这个报告文学,只能看到电影里的娘子军,再过几十年,电影还存在而报告文学可能就没有了,娘子军的历史也没有了,今后娘子军的历史就是电影就是芭蕾舞了,那就没有历史真实了。
昔日"琼花"芳踪
当年,红色娘子军在国民党重兵围剿下伤亡惨重,存活下来的战士或被捕入狱,或潜回故土,或逃亡他乡,或远嫁海外,如一群闪烁的红星散落在万泉河畔。如今,历经70多年的风风雨雨,红色娘子军老战士许多都巳故去。据1984年海南省党史部门调查,当时健在的娘子军老战士已不到60人。到2002年,仅剩下21人,她们分散居住在琼海的阳江、文市、九曲江等8个农村乡镇。但,人们不应忘记,她们曾经用鲜血描绘出一段悲壮惨烈的历史,而这段历史,正与我们共和国的历史紧密相连。
令人欣慰的是,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对红色娘子军老战士的晚年生活倍加关怀。琼海市民政部门除了固定每月给予生活补助外,节假日还上门慰问,使这些散居在农村的革命老战士老有所养。琼海巿保险公司为娘子军老战士逐个办理了长寿保险。海南某集团公司从该公司设立的”海南和平进步基金奖”中拨出专款给娘子军老战士每人每月200元生活补助,直至老人去世为止。此外,海南省妇联还常年为她们提供医疗补贴。社会各界也经常为她们献爱心。她们的晚年生活过得十分幸福。2000年,"红色娘子军纪念园"落成,并被中宣部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王运梅、欧继花、卢业香、王先梅等4位健在的娘子军老阿婆也被请进纪念园。每天,她们头带八角红军帽,佩带工作卡,容光焕发,与游人见面、合影,快乐地唱着当年的红军歌。
辉煌与苦难
已故的五位娘子军连连干部
冯增敏:电影《红色娘子军》吴琼花原型
1932年秋,红色娘子军在敌军围剿中失败,她与其他几位娘子军干部一同被捕后被解到广州监禁,一关就是6年。多年的牢狱苦难并没有消磨她的斗志。出狱后,她义无返顾继续上山寻找党组织。于是,冯增敏成为解放后娘子军连唯一一位党的妇女干部一琼海县妇联主任。作为战斗英雄,她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她的《难忘的战斗生活》回忆录,发表于《星火燎原》第二期,是记载红色娘子军一份十分珍贵史料。作为红色娘子军的第二任连长,冯增敏给了最早挖掘红色娘子军题材的刘文韶采写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和电影《红色娘子军》吴琼花的扮演者祝希娟很多灵感。她丰富而又曲折的生活,给了《红色娘子军》编导们很多启示。事实上,冯增敏成了电影《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的生活原型。
"文革"期间,生活中已被渐渐遗忘了的娘子军们突然被记起,一夜间,她们都被打成了十恶不赦的"叛徒"。当时巳是县级干部的冯增敏立刻被遣送回乡。由于半生风餐露宿,她疾病缠身。回乡后旧病复发得不到治疗而默默死去。她们被打成叛徒的理由很简单:"为什么被国民党抓了而没死? ^ "为什么被释放出来?在"直到1979年拨乱反正,这顶帽子才摘掉,恢复了冯增敏和娘子军老战士们的政治名誉。
王时香:红色娘子军的女"党代表"
《红色娘子军》的电影、芭蕾舞都有一个男性党代表洪常青。而在红色娘子军的历史中,只有一个女指导员,那就是王时香。
据娘子军们回忆,当年的娘子军连指导员王时香是位有文化、特会讲话的红军女干部。其实,她当红军前只上过3个月的夜校,只是凭着聪明和勤奋,很快便能读书、看报、给战士补文化。她19岁加入娘子军,后来和师部传令队长庞世国结婚。小夫妻结婚不久,世国便在一次排雷中误踩地雷而牺牲。
王时香出狱回家后,母亲害怕女儿当过红军、坐过牢会连累全家,要她嫁给一个跛脚的,还大她15岁的国民党联防队长,以寻求庇护。她不愿意,但不嫁他全家将面临灭顶之灾。无奈之下,王时香只得违心从命。结婚后她说服丈夫不再为国民党做事,丈夫同意了,做了一间学校的会计。直到海南解放前夕,他害怕了 ,又跑回国民党部队,后来死了。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 王时香背负着烈属、地主、叛徒这样复杂而沉重的多重身份。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王时香和其他娘子军老战士一样,享受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在农村和儿孙过着平静而幸福的晚年生活。1991年7月,当时巳年届80的她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不屈不挠的红色娘子军》的回忆录。直到年近90高龄才去世。
庞学莲:红色娘子军第二连指导员
庞学莲原任红色娘子军连一连二排长。参加娘子军前巳经在家乡结婚。从监狱出来后,一切已是物是人非,和王时香一样,她家里人为求自保,要她嫁了一个有点家势的牙医做二房。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默认了这不正常的婚姻。晚年有一段时间,她曾与王时香相邻而居,二人相交甚深。二位老人与同住在附近的娘子军老战士还常常见面相聚,畅谈往事, 这带给她不少快乐。庞学莲于90年代末去世。
庞琼花:红色娘子军第一任连长
红色娘子军连刚成立不久,庞琼花便率领女子军特务连参加沙帽岭伏击战。同年冬,因肃反运动受到嫌疑而被审查,连长一职由冯增敏接任。娘子军失败后,与王时香、冯增敏等一同被捕入狱。出狱后1942年在乐会被日本军队杀害。时年仅31岁。《红色娘子军》电影、芭蕾舞中吴琼花这个虚构人物的艺术形象正是庞琼花和冯增敏二人的集合体。
黄墩英:红色娘子军第二连连长
黄墩英原任红色娘子军一连三排长。在被俘的5位娘子军连连干部中,黄墩英后来的遭遇可谓最惨。她出狱的担保人是国民党的一个区书记,出狱后只得被迫嫁给他。解放后,国民党区书记被枪毙,她好长一段时间被定为地主,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但后来总算盼来了一个幸福的晚年。黄墩英于90年代去世。
五位娘子军连干部的遭遇,只是160多位娘子军战士的一个縮影。她们好长一段时间,住着低矮的茅屋,穿着破旧的衣衫,有的甚至还要常常承受别人的白眼,生活在贫困、苦难和悲哀之中。而又有谁知道,她们曾经是一群英姿飒爽、战功赫赫、威震琼崖,几乎每人都有着一本传奇经历的巾帼英雄。她们中的多数人,虽然由于历史的缘故,没能为曾经向往的事业和信仰终生奋斗,但她们毕竟有过辉煌的一页,毕竟曾经流血牺牲。今天的我们,没有权利苛求这些应该受到尊重的长者。
平淡而恬静
健在的21位娘子军老战士
欧继花:活着的"烈士"
1912年出生。虽年过90高龄,但行走起来仍步履轻盈。解放后,她杳无音信,有关部门一直认为她在当年战斗中巳牺牲, 被视为烈士。 1984年,中共琼海县委党史办公室编写的《红色娘子军》一书,欧继花被列人了烈士的名单。直到1990年,琼海巿政府对战争年代失散的娘子军、老红军进行普查时,才意外地在龙江镇找到了这位长期隐姓埋名活着的"烈士"。
原来,在娘子军遭到重创的马鞍山一战中,欧继花所在的二班8名女战士弹尽粮绝,最后全部牺牲在阵地上。深夜,凉风习习,"牺牲"在草丛中的欧继花在露水和冷风中缓缓苏醒过来。父亲上山寻找尸体,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女儿,便偷偷将她背回家养伤。伤愈后,父亲让她改名换姓, 远嫁一莫姓人家。可结婚不久,丈夫就抛下她去了南洋,从此杳无音信。
随后,她自己作主,改嫁到温泉镇雅洞村,丈夫姓颜。没想到刚生下一个儿子, 丈夫却一病不起,离她而去。
迫于生计,一年后,在媒婆的劝说下, 她再次改嫁。当她踏人那户人家的大门时,她才知道这是一户大地主,自己是要给这个大地主的儿子当小老婆。当晚,她趁"新郎"喝得酩酊大醉,连夜逃了出来。但却被地主家以"共匪婆"的罪名抓了起来送入大牢。后家人凑钱保释,才免遭一死。1946年,欧继花又结了第四次婚,可不到几年,丈夫又在意外事故中丧生。
直到1953年,多灾多难的欧继花在龙江镇和木匠冯运曹组成家庭,才终于找到了温暖的归宿。老伴已于10多年前去世。如今她和两个同母异父的儿子生活在一起。
许多人都问她:"阿婆,都说你'牺牲'了,你为什么不早站出来说?,'"好多姐妹都牺牲了 ,我还活着,又嫁了几个男人,不好意思向政府开口。"话不多,但可看出这位老人的纯朴和善良。
殷世蓉:故土情深
参加娘子军时不到20岁。娘子军解散后,她嫁给了邻村谢姓一贫苦人家。儿子不到一岁时,丈夫为了谋生,孤身一人去了马来西亚。令她欣慰的是,儿子十分争气,长大后考上了大学,后来成了琼海市一位颇有名气的外科医生。儿子成家后曾接她到城里住,但她不习惯城里的生活,自己一人又回到了乡下古老的大屋。改革开放初期,已多年没有联系的丈夫突然回到了故土,看着巳是满脸皱纹的发妻,内心充满了愧疚。经多年奋斗, 丈夫已在马来西亚置下物业,丈夫劝她一起回马来西亚,但殷世蓉仍不愿离开家乡一步,觉得还是住在老屋舒服。丈夫只好答应回南洋后,卖掉家产,再回故里。可丈夫回到南洋不久便因病去世。
卢业香:乐于助人的"热心人"
1914年出生。曾任娘子军一连班长。在活捉"南霸天"陈贵苑的战斗中负伤,左手中指被打断,至今仍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娘子军失败后,她逃回家。敌人来搜捕,她又逃入深山里,国民党便把她的丈夫抓去杀了。后嫁给本村一户人家,生一儿子。解放后,担任村里的妇女主任,村里那一对夫妻磕磕碰碰,那一户人家婚丧嫁娶,她都热心帮助。她性情开朗,乐于助人,是闻名乡里的可亲可敬的阿婆。现为"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义务工作人员。
颜道姬:娘子军里的"神枪手"
在娘子军连里,颜道姬漂亮机灵,很受大家喜爱。不久便被师部挑去当了通信员。自此,颜道姬拿起那支配给她的手枪总是爱不释手,利用闲暇间隙,苦练枪法。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下来,她的枪法已是进步神速。
一次,颜道姬在送信回来的路上遇上了国民党团丁。对方见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顿生歹念,像饿狼般扑了巧。颜道姬不慌不忙,掏出手枪,边打边退入树林。随着"啪、啪、啪"几声枪响,冲在最前面的几个团丁应声倒地,其余的立即慌了神,忙逃到石头后面躲了起来。趁敌人惊慌之际,颜道姬早没了踪影。从此,颜道姬"神枪手"的美名便一专十,十传百地在红军中传开了 。
颜道姬参加了娘子军,国民党却将她的父母杀害了,把她家的房子烧了。娘子军解散后,颜道姬无家可归,便随一同参加了红军的未婚夫返回他的老家。生下一女儿后,国民党到村里抓壮丁,把丈夫抓去了。丈夫不愿为国民党卖命,又逃了回来,颜道姬把他送到山里躲藏起来,每天送水送饭。这样提心吊胆地过了 4个月, 眼看呆不下去了,为救丈夫,颜道姬卖粮卖牛凑钱,含泪送他去了南洋。从此,她含辛茹苦抚养着幼小的女儿,一心盼望着与丈夫团圆的一天。但是,丈夫到了新加坡后,只寄了几次信和一些钱便再无音讯。几年后,有人带回了丈夫的遗物,才知丈夫已客死他乡。
在以后的日子里,颜道姬仍为党组织做了不少工作,送信、搜集情报、掩护同志。
2000年5月,"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举行落成典礼,已年过90的颜道姬应邀出席。当她来到陈列馆的展台前,抚摸着那支光亮如初的长枪,立刻兴奋异常,不禁跃跃欲试。这位当年娘子军的"神枪手"风采依然。
王运梅:盼夫梦破望孙成龙
1911年生,曾任娘子军二连二排长。1932年秋,娘子军被迫解散后,与部队失去联系的王运梅只好潜回家中。她在父亲的帮助下,在山上找了 一个石洞藏了下来,家人每天夜里为她送水送饭。半年后,她与当地一庞姓青年结婚。女儿3岁时,丈夫抛下母女二人远走南洋,一去不回。亲友劝她改嫁,她总盼望丈夫还会回来与家人团聚,可几十年过去了,却一直音讯全无。她的孙辈们都十分争气,有的上了大学,有的上了中专,令她十分开心。现在,她和外孙女一家住在一起,过着快乐的晚年。
王先梅:生活在四代同堂的大家庭里
1911出生。曾在一次战斗中左手负伤, 至今仍留下一个鸡蛋大的伤疤。她的未婚夫先于她参加了红军,是一位机枪手。一次,他为了掩护部队撤退而不幸牺牲。后来,王先梅逃回了老家,在父母的撮合下, 与当地农民何书庭结了婚,先后生下了9 个孩子,但只养活了两男两女。如今已是四世同堂,一个大家庭老少近50 口人,儿孙绕膝,其乐融融。
李仕花:1913年出生。生下5男2女,膝下儿孙满堂。
蔡业浓:1909年出生。2001年初已半身瘫痪,生活起居全靠人照顾,是健在年纪最大的娘子军老战士。
吴祝兰:1912年出生。患有关节炎,日常行走不便。
王振花:1911年出生。和儿子生活在一起,体弱多病。
潘先英:1914年出生。夫妻双双健在。陈宗琪:1914年出生。生有一子5女。性格开朗,好客健谈。
邢德梅:1913年出生。体弱多病,日常生活需靠儿孙照顾。
龚金英:1913年出生。患有多种疾病,生活自理困难。
欧育英:1910年出生。没有生育,收养了一女儿。丈夫去世后,与侄儿侄媳生活在一起。
王振梅:1911年出生。生有2子4女,身体状况尚可。
郭国平:1912年出生。身体状况欠佳,行动不便,但性格乐观。
凌连英:1914年出生。身体状况较好,还可做些家务。
朱祝梅:1913年出生。住中原镇山仙村,热情好客,生活乐观。
陈振梅:1914年出生。住阳江镇,身体状况良好,有时还可帮助女儿料理一些家务。
许时蓉:1912年出生。膝下3个儿子9个孙子,有两个孙子是大学生。身体硬朗,还常帮儿孙做些家务。
(写于200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