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党史>党史研究
春满南越台 五羊古城换新颜--1949至2000年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概述(上)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0-04-29
  • 浏览数:

  1949年10月解放至2000年,是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决贯彻落实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50余年,是为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人民幸福而不断艰苦奋斗、发奋图强、探索进取的50余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反映广州在建国后50余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史为镜,鉴古知今,对于今后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广州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广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广东省省会,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对外经济贸易口岸之一。

  广州的行政区域几经变动,2000年管辖10个区和增城、从化2个县级市。全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2000年末,总人口为700.69万人,比1949年的247.53万人增长1.8倍,比1978年的4829万人增长45.1%。。

  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实现了新的突破与飞跃,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经济落后、民不聊生的旧广州,已经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广州在此半个世纪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广州解放至改革开放前(1949年10月-1978年底),这是广州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艰辛探索的阶段。 

  建国后的前30年,广州和全国各地一样,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平坦的道路上,进行了十分艰辛的探索,尽管受到许多政治运动和"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但以反映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一一国内生产总值计,除了因受"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影响有五个年头出现负增长外,其余25年都是保持增长的势头,经济社会仍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使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了青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广州解放,建立新生的人民政权,饱受内外忧患的广州人民从此当家作主人,迈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市军管会成立之后,立即全面开展对国民党市政府系统各机构的接收工作,建立适合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机构,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扶持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团结各界人士建设新广州。市委、市政府为安定民心,大力整治社会秩序,统一货币,打击金融投机,平抑物价,救济和安置失业工人;开展肃特斗争,打击盗匪活动,收容散兵游勇,收容安置游民,大力禁毒禁赌,使广州的社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开展新的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继而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贯彻统一财经工作,调整工商业,广州经济迅速好转。随后,开展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郊区土地改革,进行社会改造、民主改革,在农村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在城市清除了封建残余势力,彻底摧毁了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恢复和发展经济之后, 广州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经济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二是从经济恢复到发展的转变,三是城市功能从商业为主到工商并重、趋向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广州初步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广州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在国民党留下的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上逐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1957年至1966年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广州的经济社会建设在探索中艰难曲折地发展。在此期间,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仍然把阶级斗争当作主要矛盾,政治运动不断,相继开展了反右派、"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反右倾"、"四清"等一系列运动或斗争,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加上自然灾害,使广州和全国各地一样,出现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广州市坚决贯彻执行这一"八字"方针,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纠正错误,调整政策,采取精简职工,减少城市人口 ,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工业战线, 实行必要的关停并转等果断措施,对国民经济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经济明显好转。在全市人民团结一致,同甘共苦,艰苦奋斗下,终于战胜了严重的经济困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广州与全国各地城市一样,各级党政机关等组织一度普遍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在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煽动下,造反派"打倒一切"、"全面夺权",大打派仗, 甚至出现武斗流血事件,社会动荡不安, 经济秩序混乱。林彪、"四人帮"及其追随者在广州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在周恩来、邓小平相继主持中央工作期间,经过批判极左思潮,采取各种措施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和整顿,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但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广州局势出现反复,致使整体经济形势严峻,国内生产总值有三个年头出现负增长,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得不到应有的改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州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先后兴建了广州石油化工总厂、黄埔新港、黄埔电厂等一批大型企业与工程。

  粉碎"四人帮"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广州深入开展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落实了部分政策,调整和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平反了 "文化大革命" 中所造成的冤假错案,并且整顿企业,整顿经济管理,恢复国民经济,促进安定团结,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工农业得到了初步恢复和发展,创造了建国以来前30 年的最高水平,城镇职工普遍增加了工资,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开始出现了新的生机。

  第二阶段,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世纪之交的2000年,这是广州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阶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广州拨乱反正,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广州作为改革开放试验区广东的首府、华南地区特大城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中共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充分利用中央赋予计划单列和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等有利条件,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实践探索,不断开拓创新,勇敢冲破"左"的错误思想的禁锢,走出一条具有广州特点的改革开放的新路子。

  广州从市情出发,抓住经济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敢为人先,以市场为导向, 抓住搞活经济的关键,从搞活商业流通人手,率先以农副产品价格调放为突破口, 改革购销体制,疏通流通渠道,促进市场的繁荣发展。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就成功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价格闯关。

  在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全面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广州全面展开城巿改革。在重点抓好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同时,十分重视对计划、财政、金融、外经外贸、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和政府机构的配套改革,使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做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广州成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成功创办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河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广州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一批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的外贸公司,积极发展外贸出口基地,逐步建立和完善工贸、农贸、技贸结合的出口生产体系。充分利用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使大部分老企业得到了改造,为"广货"更新换代,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广东要力争用20年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要求广东力争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伟大动员令。广州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理所当然要走在全省的前列。为此,广州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结合本巿实际,确定了追赶亚洲"四小龙"的战略目标,制定了 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发展规划,并且明确了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中共十五大之后,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向广东提出的"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要求和省委向广州提出的以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实现城市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的目标,广州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目标、总任务统揽工作全局,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全面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于增创中心城市、体制、开放、科技、文明城市五大优势,进一步发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带动、示范带动、综合服务、吸纳创新四大作用,实现广州跨世纪发展目标,坚决落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较好地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份答卷。广州综合经济能力跃上新台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上一篇: 春满南越台 五羊古城换新颜(下)——1949年至2000年广州市经... 下一篇: 广东改革开放若干问题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