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深刻把握广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排头兵使命
王 刚
7月22日,广州市召开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提出要“以排头兵的使命担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广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地位进行了明确阐述——即要勇当“排头兵”。广州该如何勇担新使命、当好排头兵呢?我想从党史文献部门的角度,谈三个方面的粗浅看法。
一、坚定勇当排头兵的历史自信
历史自信是一个城市精神灵魂赓续传承的重要源泉。广州要勇当排头兵,必须从改革开放的回顾中汲取历史智慧、坚定历史自信。1978年,广州以价格改革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开展流通体制改革,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广州的改革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经济领域逐渐拓展到其他领域,多层次、宽领域深入推进,创造了多项闻名全国的“广州样板”,比如1985年成立“广州市外经贸事务总汇”,开创了我国集中政务服务的先河;1986年率先开通110报警服务台,开启了统一接处警的先声;1996年率先成立全国第一个私营企业协会党委,开拓了党建工作的新领域等。其间,广州实现了由华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的转变,也锻造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基因。回望这段历史,我们要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基因深深植入骨髓,进一步提振改革“精气神”,燃起“二次创业”的奋斗激情。
二、把握勇当排头兵的现实基础
在各地改革百花齐放的局面下,广州目前面临的形势可谓先发优势先机渐远、比较优势追兵渐近。一方面,广州具备较强的改革发展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各领域改革向纵深发展,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实现系统集成转变,打造了一批走在前列的品牌,比如入选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迭代实施营商环境1.0到6.0改革;率先推出“长者饭堂”,构建“养老大配餐”服务体系;率先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等,为勇当排头兵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比如营商环境改革有待持续提升,像上海、厦门等地已在实施7.0版改革;比如产业结构调整不快、新旧动能转换不畅、GDP增速明显放缓;此外,还存在城市更新任务重、国有经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广州必须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着力强优势、补短板,跑出加速度、再创新业绩。
三、践行勇当排头兵的时代使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州要以“三个更加注重”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第一,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更好发挥广州市委深改委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作用,以全局思维谋划各领域改革,进一步提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第二,更加注重突出重点。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南沙开发开放、“四个出新出彩”等重要平台重要项目,率先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坚决防止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围绕婴幼儿托育服务、电动自行车管理等小切口,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首创性示范性项目,提高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党史研究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