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深入荔湾区恩宁路永庆坊调研时,对广州通过微改造保护历史文化、改善人居环境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永庆坊所在的恩宁路曾是广州最热闹的商贸街区,是城市记忆最集中又具体的呈现。这里有广州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骑楼街,有众多历史文化建筑和老字号茶楼,更是粤剧名伶的聚居地。但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永庆片区日渐萧条,成为广州最大的危房片区,更新改造刻不容缓。从2006年政府主导的大拆大建模式,到以保护历史街区为前提的改造方案,再到“留住原居民”思路,直至2016年在全国最早提出微改造模式,广州用10年时间走出一条城市街区微改造之路,第一次提出在老城区做减量规划,恩宁路永庆片区也成为广州第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项目。
在永庆坊改造上,广州秉承“修旧如旧、建新如故、新旧融合”的理念,既有“旧瓶装新酒”的新意,又有“新瓶装旧酒”的返璞。对于一期改造,尽可能保留老建筑,恢复原有风貌,并加入新的元素,是谓“旧瓶装新酒”;对于二期建筑,则是拆平后全新建设,结合深厚的粤剧文化底蕴,把粤剧艺术博物馆建在这里,但用的是岭南传统建筑材料和工艺,打造传统岭南园林,是谓“新瓶装旧酒”。在保持原来建筑风貌、外观轮廓和空间肌理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提质更新和空间打造,广州的“新”和“旧”在这里融合在一起。
永庆坊微改造,改掉的是老旧和落后,留下的是记忆和乡愁。青石板、满洲窗、趟龙门、镬耳屋,走进如今的永庆坊,浓郁的西关风情扑面而来,老街坊成了新地标,成了广州的网红打卡点之一。到2021年底,永庆坊二期所有改造项目都将完成;未来,广州将继续用好“绣花”功夫完成在册779个老旧小区的改造,越来越多永庆坊式的小康将接踵而来。这,就是有岁月可回首的城市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