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宣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百年征程 英雄广州】农民翻身把歌唱
  • 来源: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1-09-02
  • 浏览数:

“担谷膊头痛,鬼叫你命穷,有田分就唔痛,感谢毛泽东。”这首广州市郊土改时在广州农民中广为传唱的民谣,朴素而又真切地反映了市郊农民在分得土地之后的劳动热情和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

1950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实施;同年10月,政务院颁布实施《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迅速席卷全国。

195010月至19513月底,市委、市政府在市属芳村、新洲、沥滘、西村、三元里、沙河、石牌7个郊区和河南、大东两个半郊区开展土改运动。土改工作队宣传政策,发动群众,没收地主土地,烧毁地契,几千年来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就此消灭,强加在广大贫苦农民身上的千年枷锁终于被打破。

经过土地改革,广州市郊近20万农民获得了土地及其它生产资料。广大农民生产劳动热情高涨,积极防治虫害,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1951年稻谷产量716437市担,比上年增产23.8%;猪13598头,比上年增产14.2%;鸡鸭293891只,比上年增产38.7%

土改使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党组织在市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大部分乡村发展和建立了支部。土改结束时,市郊的农民协会会员发展至37844人,农民协会委员896人。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加民兵组织,民兵发展至3513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和妇女组织也普遍建立起来。市郊团员在土改前为615人,至195111月发展到3696人。

土改还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冲击了农村没落的封建文化和思想意识。广州郊区历来就存在宗派矛盾,大姓欺压小姓甚至械斗的情况时有发生。经过土改,农民普遍认识到“天下农民一家亲”,团结互助的新风尚在乡村中逐渐形成。农民学习文化的热潮也空前高涨,农村中普遍办起了夜校和扫盲班,儿童入学人数也明显增多,广州市郊农村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下一篇: 【广州红色史迹94】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队部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