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宣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广州红色史迹59】中共广州地下组织秘密油印站旧址
  • 来源: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1-06-11
  • 浏览数:

  中共广州地下组织秘密油印站曾有两处:一址为现广州市荔湾区西湾路1号广雅中学内冠冕楼;另一址为原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路留庆新横街19号。

  广雅中学曾名广东省立一中,中共省立一中支部是广东最早建立的党支部之一。1927年,已有党员、团员170多人。其中该校梁祖贻、宋维静等数10人参加了中共领导的广州起义。1936年,中共广州市委重建,该校成为广州党组织8个支部之一。1948年9月,中共广州地下党在广雅中学书库建立秘密油印站,1948年,在该站创办进步油印刊物《广州文摘》。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强渡长江后,为迎接广州解放,扩大党的群众影响力,广州地下党决定扩大《广州文摘》发行量。1949年5月后,《广州文摘》刻印工作迁至环境更为隐蔽的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路留庆新横街19号。那是一幢别墅式的楼房,主人陈孔杰为“地下学联”成员,其父是一名广州解放前夕率部起义的国民党将领。当时,家里只有陈孔杰和一名用人,对于秘密油印十分有利。在此,陆续印刷《将革命进行到底》《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等文件和新华社的许多消息。这些油印品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迎接广州解放的革命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

  中共广州地下组织秘密油印站旧址所在地的广雅中学,为广雅书院旧址,该址是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学府,光绪十三年(1887)筹建,翌年6月开学,招收广东、广西两省的贡生、监生各100名。原广雅书院坐北朝南,四周设有护院河,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现只保留山长楼、冠冕楼及正面和左侧的曲流小桥、碑刻10方和部分后围墙。

  是时,中共广州地下组织秘密油印站利用该校冠冕楼开展地下工作。该冠冕楼为1935年重建,建筑门前嵌有重建奠石。建筑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坐北朝南,建筑占地742.7平方米,歇山顶,黄琉璃瓦绿脊,正脊饰龙吻,戗脊饰仙人走兽,前设柱廊,柱间设栏杆,下为台基,正中设阶级。冠冕楼前有一石桥,花岗岩质地,坚固可靠,现该楼为广雅中学校史展览室,门厅处挂有“中共广州地下组织秘密油印站旧址”牌匾。

  鉴于广雅书院旧址不但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还具有一定的革命历史意义。2002年7月,广雅书院旧址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广州地下组织秘密油印站另一址所在地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路留庆新横街19号,因城市改造已被拆除。

下一篇: 【广州红色史迹58】周文雍、陈铁军革命活动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