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宣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广州红色史迹57】广东军调第八组代表驻地、东纵北撤谈判地旧址
  • 来源: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1-06-07
  • 浏览数:

  广东军调第八组代表驻地、东纵北撤谈判地旧址位于广州沙面大街68号,此处原为苏联领事馆,1916年建,曾用作苏联领事馆、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团广州办事处。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其中议定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豫北不在内)各地的中共武装,撤往陇海路以北及苏北、皖北的解放区。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正式签订停战协定并颁发了停战令。为监督停战协定的贯彻执行,由中共代表周恩来、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美国代表马歇尔组成“三人委员会”,同时派出代表在北平组成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由中共代表叶剑英、国民党代表郑介民、美国代表罗伯逊三人组成,该部先向各地派出36个执行小组,对国共双方军队执行停战令和军调部协议的情况实行监督,负责广东方面调处工作的是第八执行小组。

  1946年1月25日,军调部第八执行小组美方代表米勒上校、国民党代表黄维勤少校、中共代表方方少将抵达广州,进驻广州沙面复兴路64号(今沙面大街68号)开展工作。经过近50天的谈判,在叶剑英、廖承志同志的亲自督促下,于5月21日达成中共武装人员北撤山东烟台的最后具体协议。5月22日,军调小组在沙面胜利大厦(今胜利宾馆)二楼举行招待会,向社会各界介绍了谈判情况,国共双方表示一定忠实执行协议,为共建国内和平做出贡献。

  1946年6月30日,东江纵队北撤部队2583人乘坐军调部派来的3艘登陆舰启航北上,7月5日,抵达山东烟台。

  这是军调部派出的36个执行小组中唯一谈判成功的范例,是一段值得纪念的历史。

  2001年,该旧址被广州市文物保护委员会列为文物建筑。

下一篇: 【广州红色史迹56】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