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裕安围村,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塱经济联社。这个面积仅1000平方米左右、只有4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浪潮中,村民们前赴后继地参加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裕安围村有陈锦生等9人被广州市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1963年,广州市人民政府为表彰裕安围人民对革命的贡献,正式授予裕安围为“红色游击区”。
1924年,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在芳村成立,同时建立了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起来,1925年5月,在该村成立了中共裕安围党小组,有姚常、陈锦生等10名党员。同年5月,该村成立了农民协会,全部农户都为农民协会的会员,还参加了农民自卫军。1927年12月11日,裕安围农民自卫军参加广州起义,占领石围塘火车站,后进入市区阻击敌人。广州起义后,裕安围有共产党党员10人在本村坚持开展地下斗争。
1928年12月30日清晨4时,裕安围被几百名国民党兵包围起来,16岁以上的男人都被驱赶到村前晒谷场集中,敌人命叛徒姚常逐个辨认,姚常指出哪一个便捆绑哪一个。当场被捕的有陈锦生、梁耀、梁添、梁灿坚、陈秋成、陈巨成、原南、叶佳、郭珠等9名共产党党员。这9名党员坚贞不屈,陈巨成在狱中被折磨致死,其余8人于1929年2月17日被反动派在东较场杀害。
血的背叛,并没有让裕安围的人民退缩,革命之火就如星星燎原般在裕安围燃烧。抗日战争期间,裕安围成立了抗战统一战线性质的半武装群众组织——抗日俊杰同志社裕安围分社,主动配合广州市抗日游击队第二支队积极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掩护抗日武装干部,直到抗日战争胜利。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平凡的小村,全村的百姓几乎全部投入革命大潮中。1995年12月,裕安围被列为芳村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