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港罢工委员会遗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南东园横路1号。
1925年,为抗议帝国主义制造的上海“五卅惨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罢工工人清除东园的野草瓦砾,盖起了一座座葵蓬竹寮,东园成为世界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罢工——省港大罢工的指挥部。在东园大门上挂着“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大罢工委员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大罢工委员会纠察队本部”两条长匾。苏兆征任委员长,何耀全等任副委员长。廖仲恺、邓中夏、黄平等受聘为顾问,邓中夏任中共党团书记。罢工委员会下设干事局、法制局、审计局、会审处、财经委员会、监狱、医院、学校等机构。罢工坚持长达16个月之久,封锁了香港,沉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这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也是罕见的。

东园始建于清末,是当时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的花园别墅,占地2.5万平方米。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正南大门,有一座高约8米的石桥式砖木结构门楼,横楣上有李准手书的“东园”二字。门楼中间为40米宽的大厅,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圆拱门,拱门内有两间小房,是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值班室。进园50米有一荷花池。池东、池西各有一八角亭,东亭为工人纠察队总部,西亭为会审处。池的正面有砖木结构的西式两层洋房“红楼”。首层是工人纠察队的礼堂,二楼为纠察队的模范队宿舍。后半部有1400平方米池塘,一小溪从西流入,溪上有两座双层木阁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西边有一座面积700平方米的罢工委员会训育亭,随着罢工斗争的发展,北面搭起了4座大葵栅,作为办公的地方和收押犯人的监狱。
1926年11月6日,帝国主义收买反动分子纵火焚毁了东园,现仅存一座门楼和“红楼”前的一棵大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遗址归广东省汽车公司和广东省总工会使用。1962年6月,该遗址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拨款在原地重建“红楼”,建立省港罢工委员会纪念馆,这里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