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宣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百年征程 英雄广州】在抗日救亡的浪潮中重建广州党组织
  • 来源: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1-08-16
  • 浏览数:

  1935年夏秋间,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制造一系列事端,势要将华北变为第二个东北。国难当前,国民党政府没能肩负保家卫国的责任,不仅丢掉了东北,如今华北也危在旦夕,就此下去,国将不国,何以为家!

  在中共党员的组织下,中山大学和部分大中学校一批进步学生先后成立了“中国青年抗日同盟”(简称“中青”)、“突进社”等秘密组织,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大浪淘沙始见金,国共两党面对侵略采取的不同做法,使广大人民群众日渐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领导人民抗日救亡。同时,“中青”和“突进社”组织的革命活动磨练了一大批先进分子,点燃了人们的抗日热情。眼下,红色的种子已然蓄势待发,再来一股春风的滋养,她就能破土而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936年5月王均予从广州抵达天津,向北方局领导人李大章提出了恢复党的组织关系等要求。北方局表示同意,指示他回广东建党,并派全总华北办事处主任薛尚实到广东开展工作。9月,返回广州的王均予以广东工作委员会(简称“广东工委”)名义重建党组织,当月,薛尚实在香港成立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南临委”),进行广东党组织的重建工作。经南临委同意,广州市委在1936年12月重新成立。

  1937年8月,广东工委自动取消,成立广州外县工委。在市委的领导下,外县工委继续派人到外地恢复党组织活动,先后在中山、东莞等15个地区及澳门建立起支部,广东各地的革命事业重新焕发生机。市委认为广州形势对革命有利,提出“走出秘密、狭隘的进步群众小圈子,大力发动公开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工作方针,并在青年、工人、妇女等群体中积极活动,扩大党的影响。

  在广州市委的领导下,广州的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革命的涓涓细流渐渐汇聚成海,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下一篇: 【百年征程 英雄广州】铁骨铮铮“文总”六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