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宣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广州红色史迹33】北新书屋遗址
  • 来源: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1-04-29
  • 浏览数:

北新书屋遗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惠爱东路(今中山四路)芳草街442楼,书屋对广州新文学运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927年年初,鲁迅先生从厦门来到广州。为了使广州青年能够有机会读到更多的革命文艺读物,扩大未名社书刊和《莽原》杂志的影响,向青年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培育南方的文学新苗,鲁迅决定开设一间书店。

这年1月,鲁迅应聘到中山大学担任文学系主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知道后,派出当时正在中山大学读书的中共党员毕磊公开与鲁迅联系,定期送去党的刊物,帮助鲁迅尽快熟悉广州的情况,了解党的主张。同时,争取借助鲁迅的威望,进一步推动广州的国民革命运动,促进广州革命文艺事业的发展。当时中共广东组织出版了三个刊物:即由张太雷主编的《人民周刊》,由广东区委宣传部部长李求实主编的《少年先锋》,还有党内刊物《我们的生活》。鲁迅到广州后,中山大学党总支又出版了一份刊物,名为《做什么》。在这些刊物中,《少年先锋》和《做什么》都是通过毕磊送交鲁迅的,鲁迅十分赞同共产党人的主张。在中共广东区委的策划和帮助下,鲁迅在教学之余,多次与上海李小峰经营的北新书局联系,让李小峰寄一些该局出版的书籍来广州,由他代售。店址经多方比较后,鲁迅在一青年的帮助下,以每月60元租金租下惠爱东路(今中山四路)芳草街442楼,前房用作办书店,后房住人。该房屋原是孙伏园离粤赴武汉留下的空房,有两个房间、一个厨房。书店将当时流通不到广州的鲁迅作品以及未名社的作品托人寄到这里出售,所出售的书多由北新书局出版。故取名“北新书屋”。

325日,北新书屋正式开业,原来清静冷落的芳草街,顿时热闹起来。门庭若市。鲁迅也兴高采烈地在书屋里招呼前来购买新书的青年,并欣然和大家畅谈未名社的书刊和《莽原》杂志在北方的影响。为了庆贺书屋的开张,许广平还特意写了一篇《北新书屋》的短文,发表在同月31日广州《国民新闻》的副刊上,广而告之。

鲁迅的教学任务繁重,平时书屋由许广平的妹妹许月平经营料理,稍有空闲,许广平也来帮忙。鲁迅也常常抽空来看看销路,和青年见见面,谈谈文学。不少青年除了常来这里买书之外,也常来这里等候鲁迅先生,向先生请教,以便汲取更多新思想、新文化。由于鲁迅先生辛勤的开垦和耕耘,使这间书屋成了广州文艺“沙漠”中一块小小的绿洲。

但是,书屋开业不到一个月,国民党反动派便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事变,捕杀共产党人。广州的革命形势急速逆转,毕磊也在这场反革命事变中被捕牺牲。鲁迅悲愤万分,他毅然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以示对反动派血腥暴行的强烈抗议。为了营救被捕学生,他积极奔走,但始终无效,反动派的大逮捕、大屠杀还在继续进行。面对这座被共产党党员和革命青年的鲜血染遍、被反革命刽子手玷污了的城市,鲁迅毅然决定将北新书屋停业,所剩的存书,鲁迅廉价让给了永汉路(今北京路)的共和书局。停业所欠的80元,也由鲁迅付清,927日,鲁迅离开了落脚仅几个月的广州。这间书屋尽管耗时耗力又折本,但鲁迅看到书屋毕竟对广州新文学运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也感欣慰。

曾为北新书屋的房子,后来因一场大火被烧毁,现虽然重新建起一座平房,门牌仍然是芳草街44号,但昔日的风采已荡然无存。

下一篇: 【广州红色史迹32】周文雍、陈铁军牺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