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中共党史资料的征集工作,开始于50年代末,当时主要是对民主革命时期在广州工作过的党史人物进行采访,收集整理一些党史资料。后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80年代初成立了党史工作机构后,广州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即进入广泛发动、普遍征集的阶段。
1981~1983年,市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开展对民主革命时期广州党史资料的征集工作。先列出被访问人的名单,然后按照历史时期,逐个向老同志广泛征集党史资料、回忆录和革命文物,并重点采访大革命时期参加工作的年老体弱的老同志和广州党的主要领导人,作采访录音,整理原始资料(即抢救活材料)。
同时还通过省、市档案馆、博物馆等单位收集、整理、复制有关中共广州地方组织资料(即挖掘死材料)。
1984年,中共广东省委召开党史工作会议后,广州市逐步把党史资料的征集工作转向重点征集、专题研究的阶段。
重点征集对象的条件是:大革命时期的所有仍健在的老同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广州地方组织处于沉寂阶段仍在广州坚持地下斗争的党员和广州党重建后的建党骨干;抗日战争时期各条线插入广州的主要负责人(包括交通站主要负责人);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广州市委委员以及各条线的主要负责人(即大小线头),共列出重点征集对象的名单109人。分别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访问和征集工作。
对于广州党史中尚未弄清的重大历史问题,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广州中共组织迭遭破坏的情况、中共广州外县工委的活动情况、解放战争时期广州地下党的领导机构和活动形式及其发展情况等,分别召开专题座谈会,开展专题调查和进行专题研究。
从1987年下半年开始,按照中共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着手对广州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专题史料的征集工作。同时,拟定社会主义时期征集广州党史资料的工作规划和征集史料的提纲,逐步开展社会主义时期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工作,对建国后担任过市、区(县)领导的老同志,还列出名单,逐个访问,做好记录,整理存档。把征集、研究广州地方党史的重点逐渐转向社会主义时期。
从1981~1991年的10年中,共走访老同志700多人(次),搜集整理民主革命时期的回忆录、党史资料和挖掘、复印文献档案资料共2000多份,700多万字。另有珍贵革命文物7件,例如宋维静献出的聂荣臻写给她的亲笔信,反映了当时两广纵队向聂帅要枪械的情况,还有董必武、林伯渠、陈毅写给朱光的诗词和书信,叶挺在1938年给曹云屏的亲笔信的复印件等等。还给中央革命烈士传编辑组送去一批烈士的生平材料和照片。
在征集社会主义时期党史资料方面,从1987年下半年至1990年,共计征集到党史资料、历史文献和回忆录等656份,90万字。所有这些,都为编写《中共广州党史大事记》和编纂《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史资料丛书广东卷广州分册、《中共广州地方史》、《中共广州市组织史资料》等提供了充分的史料。与此同时,各区、县的党史机构也做了大量的党史资料征集和研究工作,出了一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