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2月20日下午,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市地方志办)方志工作处党支部赴黄埔区档案馆(区地方志办)开展调研交流暨主题党日活动。此次调研主题为黄埔区作为广东省三轮志书编纂试点的主要做法、探索之举及主要收获体会,交流推进镇(街)村志编纂措施。黄埔区国家档案馆(区地方志办)馆长(主任)李国荣主持调研交流座谈会,室副主任刘新峰、方志工作处党支部书记杨宏伟处长及方志工作处全处党员干部、黄埔区地方志办领导及业务骨干共18人参加了调研交流活动。
调研组首先参观“逐梦——广州开发区建区40周年档案文献展”,详细了解广州开发区40年来发展的光辉历程。1984 年,经中央批准,在黄埔的珠江与东江交汇处划出9.6 平方千米,建立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经开区、广州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的地方,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40年来在法治建设、管理体制、市场环境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大胆探索,积累了一大批首创经验,在改革开放大潮中闯出一条新路子。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改革的“试验田”,成为广东省、广州市经济腾飞的“启动点”。40年来,广州开发区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5000家,近年来实际使用外资连续5年位居国家级经开区之首,为国家、广东、广州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广州开发区坚定不移扛住“改革先锋”大旗,呈现出的大胆闯、大胆试、大胆改之勇气和魄力,激励着调研组与黄埔区同仁奋力为广州市区两级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调研座谈交流环节,黄埔区国家档案馆(区地方志办)馆长李国荣首先介绍了地情书籍资料库、新时代记录编修工程、文化阵地建设、制度建设、讲好黄埔故事、服务中心大局工作、数字化信息化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镇(街)村志编纂等重点工作任务及取得的卓越成绩情况,副馆长胡琼介绍了《黄埔区志(2001-2015)》和《萝岗区志》编纂历程、主要做法及体会经验。与会双方人员聚焦市区两级第三轮志书编修工作,围绕前期筹备、编纂方案、编修模式、体例规范、志书断限、资料收集、保障措施等主要业务,展开头脑风暴式碰撞交流、互相启发,达到了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预期效果。
刘新峰副主任充分肯定了黄埔区地方志办这年来的工作成绩,特别是2015年来作为省第三轮修志试点,采取“地方志工作机构+专家+社会力量”的修志模式,顺利高效地完成《黄埔区志(2001-2015)》和《萝岗区志》编纂出版,工作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值得全面总结、深入挖掘、迭代升级,为全市、全省第三轮志书编纂试点贡献智慧。今年1月,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印发《公布全国第三轮地方志书编修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广州市被列为试点单位,为全省3家试点单位之一。市、区两级地方志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和发扬好广州前两轮修志走在全国前列的成功经验,科学谋划、稳步推进第三轮编修试点工作。
本次调研交流,聚焦主责主业,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双融合,激发交流双方党员干部精、气、神,形成市和区两级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第三轮编修试点工作。
会后,双方还互赠了市区精品佳志等书籍。
(文/方志工作处刘德敏 图/黄埔区档案馆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