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商贸寻踪
广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
  • 来源: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 日期:2021-03-29
  • 浏览数:

  广州对外贸易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当时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通过两条路线:一条是从中国新疆地区进入中亚,然后到达西南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另一条是起自广州,从中国沿海港口经过南中国海,进入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的海上丝绸之路。这两条路线的开辟,不仅使中国与南亚诸国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关系,间接地沟通了同西亚、北非及欧洲的海上贸易渠道,而且对外贸易中心慢慢转移到广州,使广州逐步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  

  汉朝,国力强盛,对外政治影响扩大,东南亚诸国来中国贸易多是由水路从广州登陆,从而使汉代广州与东南亚诸国贸易频繁。三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乱,陆上线绸之路时断时续,外国奢侈品的进口,又促进了海外贸易,使广州成为一个造船、军事和外贸基地,为唐代外贸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隋朝虽短,但对中西交通和海外贸易十分重视。隋炀帝采取了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在鸿胪寺下“置四方馆”,使“掌其方国及互市事”,成为外贸事务专职机构的先驱。 

  唐朝时,国力空前强盛,在广州设市舶使,掌管对外贸易,开创了历史上长达千余年的市舶制度,开辟了“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到大食国)的贸易航线,出现了“大舶参天万舶争先”的图景,外国商人来广州多的年份达10万人。诸国贡使、商贾络绎不断,使广州巨额的外汇收入“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睦江淮之求”。 

  宋沿唐制,把发展外贸作为基本国策,在广州设立第一个市舶司。元丰三年(1080)正式修订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规“广州市舶条法”。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开放对外口岸最多的王朝。根据《元史·食货志》记载,先后在广州、泉州、杭州、庆元(今浙江宁波)、温州、澉浦(今浙江海盐)和上海等七处建立舶司,且实行“官本船”办法。元代,全国外贸中心曾转移到泉州,广州仍不失为“蕃舶凑集之所宝货丛聚”的重要贸易港口。宋元时期,对外贸易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较前代有较大发展。 

  明朝初期,政府为防止倭寇侵扰,厉行“海禁”。但仍准许朝贡贸易。而当时手工业生产的兴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欧洲殖民主义者东来“叩关索市”,使“海禁”遭到东南沿海人民的反对和抵制。到明朝隆庆初年被迫开放“海禁”。明朝全盛时期,就是“海禁”开放的时期,其时经济繁荣,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众多,广州濠畔街就是当时一处外贸市场。明朝后期,朝贡贸易瓦解,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南洋贸易航线扩展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广州市场和世界市场的紧密联系。 

  清朝顺治元年到康熙二十三年(16441684)的40年间,实行闭关政策,使中国与外国的正常海上贸易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康熙二十三年宣布废除“海禁”政策,二十四年宣布广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泉州和上海为对外贸易口岸,分别设置粤、浙、闽和江等四个海关,这是中国海关制度的正式开始。清政府为加强防范,巩固国防,乾隆二十二年撤销了明、泉、上海三处通商口岸,实行了广州一口通商的外贸体制,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粤海关是清政府设立的对外贸易重要行政机构,代替了历代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和征收关税事宜。 

  古代的广州对外贸易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中国的对外贸易起源于封建社会,交换上市的对象是物而不是人。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广州(番禺),早期出口是以丝绸、漆器、铁器为主,而进口是以犀角、珠玑等物质交易,从无奴隶买卖,体现了文明贸易的历史传统。第二,广州是中国历史上资格最老、历代相传唯一不衰的对外贸易港口。 

上一篇: 广州至北美最早的海上航线 下一篇: 广州至北美最早的海上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