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广州市有报贩、报童1700人,受各报社雇用派送报纸或从报贩头子那里批销报纸上街零售。1951年广州尚有报贩700多人。同年5月,市邮局会同报社协助他们组成摊贩小组。当时全市共有报贩510人,编为27个小组,每天平均出售报纸3万多份、杂志1.1万份,是当时零售报刊的主要力量。次年,摊贩小组归口邮局管理。1956年4月,市邮局将全市报贩362人划为主营、兼营两类。其中,属主营的269人改为代派代售员,其余分别组成代销小组及合作小组。1958年经再次整顿,组织报贩成立高级合作社。1959年3月,市邮局组织成立了广州市报刊服务合作社(简称报刊社),属集体所有制单位,作为邮局投派报刊的补充力量。这是全国第一个报刊服务合作社。
报刊社建社初期,有社员80人,以派送《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为主,每年代派报纸总数为1200万份,收入6.3万元。1972年《广州日报》复刊,报刊社承担该报在市区内的投递任务,开始吸收一部分待业青年,充实投递力量。1980年后业务有所发展,增设报刊门市部及报刊亭办理零售。1990年1月,广州日报社自办发行,报刊社脱离市邮局,改挂靠广州日报社管理,有职工200人,2个门市部,4个报刊亭,零售批发书、报、刊等业务种类齐全。服务范围为广州市属8个区,以发行《广州日报》为主,兼发行《岭南少年报》、《广州青年报》、《广州文摘报》、《环境报》和《广东电视周刊》、《家庭医生》、《民主与法制》、《新世界》杂志等,年投递报刊4000万份,业务收入2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