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邓荣是在省港大罢工中成长起来的一名年青革命战士,他先后担任省港劳动童子团联合委员会秘书长、共青团广东省委委员等职务。1930年,他在广州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二十二岁。
邓荣于1908年6月出生在香港长洲。他的父亲邓耀是一名海员。邓荣有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第二。在他幼年时,父亲和大哥就长期漂泊海外,母亲带着邓荣帮人洗衣服、捡破烂维持生活。邓荣十多岁时,父母节衣缩食供他上学读书。邓荣读书十分刻苦,成绩很不错。
1925年6月,省港大罢工爆发,邓耀响应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的号召,带着全家从香港返回广州,加入了罢工的行列。十七岁的邓荣弃学回穗后,和一群海员子弟一起,来到海员工会要求参加革命斗争。工会分配他在宣传队工作。邓荣能拉“ 二胡”,又能唱粤曲和演话剧,还参加了海员剧社。同年10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了海员团支部的支部委员。同年11月,他被工会保送到海员宣传员养成所培训,系统学习了俄国革命史,中国工人运动史、宣传工作方法等课程,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都有所提高。同年底,海员工会开办工人子弟学校,邓荣被派去担任学校负责人兼老师。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在工人中已算是“小知识分子”。他聪明能干,口齿伶俐,把学校办得十分出色,培养了一批优秀工人子弟。
邓荣在整个革命生涯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参与创办和领导省港劳动童子团。1926年初,共青团广东区委仿照苏联劳动童子团的经验,决定在省港各革命工会中成立劳动童子团,团结工人子弟直接参加罢工斗争,培养一批革命的后备军。这年的二三月间,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广州金属业工会等四个工会首先筹建劳动童子团。童子团是以工人子弟学校的学生为核心组织起来的。邓荣受工会的委托,全力投入了这一工作。他和海员团支部的张苏、邓金梯、罗大妹、吴日精等人深入到孩子们中间,宣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意义,讲解劳动童子团的宗旨,很快使海员工人子弟学校的全体学生报名参加童子团。其他年岁不等的工人子女也纷纷要求加入。
同年4月,团广东区委决定建立劳动童子团的最高领导机构——省港劳动童子团联合委员会。5月3日,团区委召集各工会童子团代表在广州小东门平民教育委员会开筹备会议。邓荣作为海员工会的代表出席。大家通过了省港劳动童子团的简章。5月18日,团广东区委在广州市内设立一个登记处,接受要求加入童子团的少年儿童的报名。邓荣被指定为设在石室的第一登记处负责人。他热情地接待前来报名的小朋友们,为他们办好登记手续。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广州有二千多人报名参加劳动童子团,省港劳动同德工会、广州洋务工会、香港西业工会、广州印务工会等又分别成立了童子团。9月22日,省港劳动童子团联合委员会筹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海员劳动童子团派邓荣前往出席。会议决定起草宣言等事项。23日,筹委会在海员特别党部举行第二次会议,推选了筹委会主席团,大家一致同意邓荣担任主席团秘书长。在会议结束时,邓荣提出明天再次召开主席团会议。24日下午1时半,筹委会举行第三次会议,邓荣与大家一起研究了童子团的组织、宣传工作等问题。25日,筹委会在海员特别党部召开第四次会议,通过了童子团的组织法等文件。会上还选举了省港劳动童于团联合委员会执行委员十五人,候补执行委员五人,邓荣被选为执行委员。26日,筹委会召开第五次会议,邓荣担任会议记录员,与会者一致赞成9月29日正式成立省港劳动童子团联合委员会。
9月29日,省港劳动童于团联合委员会在广州太平戏院举行成立大会,省港罢工委员会委员长苏兆征亲自出席指导。大会通过了《联合省港各儿童团体决议案》等五个决议案,并公布了邓荣等人的任职。10月5日,联合委员会在海员特别党部召开第一次执委会议,邓荣担任会议主席。大家商定仿照省港罢工委员会的编制,童予团联合委员会下设干事局为办事机构。龙业芝被选举为干事局主任,邓荣被选举为干事局秘书长。会议还决定干事局办公地点暂设一德路石室前的海员特别党部,办公时间上午10时至12时,下午1时至3时。邓荣常住在海员特别党部三楼的一间集体宿舍内。他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不眠不休地处理团务。他性格沉着老练,不苟言笑,办事时严肃认真,得到了同事们的尊敬。
1926年10月,龙业芝、邓荣等决定集中培训各工会童子团的骨干,举办一个名为“领袖班”的训练班,由龙业芝兼任班主任,具体工作则由邓荣操办。邓荣精心安排“领袖班”的课程,邀请团区委领导人杨善集等前来演讲,组织大家苦练军事技能。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大大提高了童子团干部们的素质。
邓荣除带领童子团员进行宣传、募捐、站岗、游行等活动动外,还抽出一定时间下基层,亲自参加第一线斗争。1926年1l月间,来往于穗港之间的“泰山号”轮船成立海员工会支部,定在香港三角码头举行成立典礼。邓荣带领一批童子团员前往祝贺并表演节目。典礼开始前,邓荣指挥团员在码头上操练,高唱《国民革命歌》、《少年先锋歌》,很多香港工人都在围观叫好。突然,有一个英籍警察帮办不怀好意地走了过来,问童子团员罗大妹:“你们臂章上印着两个什么字!”罗大妹气昂昂地回答:“准备!”帮办仍不识趣地追问:“‘准备’是什么意思?”罗大妹举起拳头指着帮办的鼻尖厉声他说:“准备,就是准备打倒帝国主义!”邓荣立即带领大家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滚出中国去!”那个帮办见势不妙,转身快步遁去,在场群众开心地笑了起来。随后,邓荣又带着大家表演了白话剧。他本人反串女角,扮演一个支持儿子参加罢工的母亲,博得在场群众的一片掌声。
1927年初,革命势力不断向北发展,前方不断传来北伐军胜利进军的消息,给广州人民极大的鼓舞。每当省港罢工委员会收到捷报时,邓荣就带着童子团员们到各工会宣传北伐军的最新战果。有时候,他在晚上带人举行提灯游行,庆祝国民革命取得成果。
1927年4月15日,广州发生“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员和工人群众被捕牺牲。邓荣等人心中充满了对新军阀的仇恨。4月21日、22日,邓荣等劳动童子团员根据新成立的中共广州市委的布置,在市内大街小巷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号召各行业工人举行“一日总同盟罢工”。5月初,邓荣接受海员工会的指示,与一位女团员扮作假夫妻,在大新路租了一间房子,设立秘密联络点,联络失去组织关系的海员,重新聚集力量,准备反击敌人的疯狂屠杀。在这段非常时期里,经过严酷的革命斗争考验,邓荣的意志磨练得更加成熟和坚定。他决心与凶恶的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到底,为牺牲的战友邓金娣、罗大妹等复仇。6月,他参加了纪念省港大罢工两周年的集会。还与海员们一起围攻“改组委员”。
1927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举行广州起义,广东省委动员全体党、团员投入到起义的准备工作中。邓荣设法搜集了大刀。长矛等武器,通知一些已沦落到外地的海员赶回广州参加起义。12月9日,他来到黄花岗侧二望岗,参加了团广州市委召开的秘密会议,听团市委负责人传达了举行广州起义的决定。邓荣兴奋极了。11日凌晨3时半,广州起义爆发了,邓荣拿着武器,参加了进攻惠福路警察分局的战斗。11日早晨,广州市的大部分敌据点已被起义军攻占,广州苏维埃政府宣布成立。邓荣怀着胜利的喜悦,接受了赤卫队中队长交给的任务,就是到米店采购粮食,为起义军煮饭。早上8时,他又奉命在惠福路一带巡逻放哨,检查来往的行人。不久,他看见两个可疑的人从西濠口方面走来,即带人上前搜查。结果在这两个人身上搜出了国民党的文件。于是,邓荣等便将他们押解到维新路市公安局内的苏维埃政府人民肃反委员会。经过审讯,查出这两个人是有血债的敌人军法官。经过上级批准,邓荣亲手将他们处决。12日,邓荣一整天都在惠福路搜查反革命分于,维持正常秩序。13日,从西、北江赶回的敌军主力已攻入广州,起义军向花县方面撤退。邓荣也赶回在天字码头附近的家里。他将一些文件和传单烧毁,并将海员工会会章及苏联海员送的徽章埋在石头下面,做好了应变的准备。第二天早上,他悄俏走到长堤,只见到处躺满了起义军战士的尸体,连珠江水也染成了血红色。他紧咬牙关,握住拳头,心中充满了对反动派的无比仇恨。他决定立即离开广州,到香港去寻找党组织。
同年12月底,邓荣和几个劳动童子团团员设法来到香港,住在湾仔大马路大佛寺的一所房子内。这是省委为安置广州起义失败后沦落到香港的工人而专门设立的招待站。邓荣见到了海员工会的领导人陈郁,倾诉了在起义失败后的经历和渴望继续参加革命斗争的心情。不久,陈郁即代表党组织通知邓荣,要他到“俄国皇后”号轮船上当一名海员,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2月。邓荣和一个海员的女儿陈淑英结婚。陈淑英是一名共青团员,在省港罢工期间已与邓荣相识,在火热的斗争中彼此间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陈淑英当时在海员工会领导人刘达潮主持的交通站广发洋服店当交通员。
邓荣在“俄国皇后”号轮船上工作了两年多,他根据海员工会的指示掩护来往于海内外的领导干部,运送党的文件和宣传品。1929年初,他和轮船上的一些工人曾发动抗议昌兴轮船公司老板梁元和克扣工人工资的斗争。由于香港警方的镇压,斗争失败了。1930年5月,共青团广东省委决定调邓荣到团省委工作,担任团省委委员。邓荣服从组织决定,到团省委机关找到团省委书记冯广。他和冯广在省港劳动童子团时已是战友。他们决心恢复起各地共青团的组织,指导各阶层的革命青年与敌人开展斗争。但是同年6月底,邓荣和冯广被叛徒黎伟雄出卖,遭到港英警察当局的逮捕。但他坚决不肯供认自己的真实身份。一个多月后,港英当局决定将邓荣驱逐出境,并将消息透露给国民党广州特务机关。在一个阴暗的雨天中,香港警察将邓荣和妻子陈淑英押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邓荣坐在统舱里,思索着到上海后的打算。他计划找到妻舅陈权(全国海员工会领导人),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他望着日益消瘦的陈淑英,缓缓他说:“到上海后,我和你逛几天街,好好休息一下。”但是,他们料不到,已有一个特务在跟踪监视着他们,厄运就要降临了。经过两天多的航行,轮船到了上海浦东码头。陈淑英走上了船头,一眼就看见几个凶神恶煞的特务拿着手枪、手铐站在码头上。她心头一震,赶忙回头通知邓荣躲避。但几个特务已跨上轮船,扑向邓荣所在的舱位。特务将邓荣用手铐铐了起来,推上汽车而去。在敌人的审讯室里,邓荣没有讲出党的机密和同志们的地址。特务们把他打得遍体鳞伤。二十天后,特务将他押解回广州,并硬拉着他在广州街头上走了三天,威胁他指认党、团员。但邓荣把生死置于度外,对街上的行人连看也不看一眼。敌人见在邓荣身上再也得不到什么东西,便决定杀害他。同年9月的一天,敌人将又邓荣等押到较场上。邓荣大义凛然,临刑前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为共产主义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牺牲时年仅二十二岁。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民政部追认邓荣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