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方达史是普宁县最早参加共青团、共产党的革命青年之一,是潮汕地区青年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骨干,是广州市党的领导人之一。1928年8月17日在东莞石龙火车站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杀害。
方达史,1902年生于广东省普宁县洪阳镇德安里中寨一个封建家庭。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庶母陈金菊抚养长大。1907年,他开始在家读书识字,1909年,进入县立模范高等小学读书。他对洪阳大官僚地主方十三家族镇压农民起义、残酷压迫盘剥贫苦农民的罪行表示不满,从小就立下要认真读书,做大事业,为穷人谋幸福的远大志向。1915年,他和杨石魂等进步学生考进揭阳榕江中学读书,在学校有机会学习《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并利用假期回乡机会,与城乡高小师生联系接触,传播新文化、新思想。
19l9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揭阳后,方达史参加了杨石魂组织的学生会,与同学们一起上街进行宣传,成为运动的骨干分子。他和杨石魂一起,还组织了一支学生宣传队,回普宁县城进行宣传发动。普宁县成立了以方思琼(方方)为会长的学生会,全县掀起了响应“五四”运动的热潮。5月14日,他和杨石魂、方临川等人倡议成立岭东学生联合会,组织汕头市几千名学生上街示威游行,捣毁了汕头市警察局的门窗桌椅,开展查抄焚烧日货的行动。
1920年,方达史中学毕业后,考进广州省立铁路专门学校。他在广州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革命书刊,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与杨石魂、韩盈等同学成为铁专学生运动的活跃分子。1923年7月加入了“ 新学生社”,11月又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年底,方达史和杨石魂等学生放寒假回到家乡,倡议组织青年进步团体“洪阳集益社”,宗旨是团结青年,集思广益,反对封建文化,其斗争锋芒是针对以普宁方姓大地主为代表的封建制度。他们从广州带回了《向导》、《中国青年》、《共产主义ABC》等进步刊物,组织青年学生学习,在传播马列主义和新文化方面作了不少工作。
1924年,国共合作实现后,方达史按照青年团广东区委的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以便开展革命工作。
1925年2月,革命军第一次东征。方达史和杨石魂等人接受党组织的委派,回到汕头市发展共青团组织,发动和组织青年学生和工人群众进行革命活动。6月12日,汕头市国民外交后援会成立,他任常委兼秘书。后援会发动工人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通电援助及慰问上海罢工工人。8月13日,他和伍治之带领新学生社汕头分社、新岭东社、汕头学生联合会组织的慰劳队,先后到竞进工会、海关工会及工人宿舍慰问罢工工人。他号召工人要加强团结,纯洁组织,坚持斗争,争取罢工的胜利。
6月,东征军回师广州,平定杨、刘之乱。陈炯明残部洪兆磷军乘机反扑,于9月间占领汕头。方达史、杨石魂等人被通缉。在白色恐怖之下,方达史经请示杨石魂同意,撤出汕头市,取道福建厦门,前往上海团中央汇报请示工作,并向团中央写了关于军阀谢文炳在潮梅地区残害革命人民等方面情况的报告。
11月,第二次东征胜利平定潮汕后,方达史即从上海赶回汕头市参加革命工作,被指定为共青团汕头支部干事会书记及团汕头地委经济斗争委员会成员。1925年底,方达史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
此时,方达史在汕头市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汕头市党部委员、汕头国民外交后援会常委、秘书;在共产党内,则担任汕头国民外交后援会党支部书记,具体是协助杨石魂开展工人运动,并在各个工会中发展党员,壮大党的力量。如汕头电话工会党支部,就是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建立的。
方达史积极领导后援会抵制日货,查抄、没收日货,发动各界人士支援北伐战争。有些不法奸商为了牟取暴利,不顾东江行署的规定,继续走私日货。方达史带领工人纠察队严厉进行查处。曾有奸商求情,请他放回被扣日货,他立场坚定,秉公执法,狠狠打击了走私贩卖日货活动。
1926年5月15日,国民党汕头各级党部第一次联席会议在汕头商业学校开会,方达史为会议记录,并作工人部工作计划的报告,李春涛作宣传部工作计划的报告。
这年春夏间,方达史根据中共汕头地委的指示,协助梁若尘筹办了新的革命新闻机构“汕头国民通讯社”,为开展革命宣传做了大量工作。
方达史素性沉默寡言,善于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他作风严谨,深入实际,关心工人疾苦,深受工人群众的拥护,是杨石魂开展工人运动工作的得力参谋和助手。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汕头总工会的力量不断壮大,威信日益提高,成为岭东工人运动指挥部。10月14日,杨石魂被选为汕头市总工会执行委员长后,汕头市党部工人部长便由方达史继任。
12月11日,杨石魂到揭阳参加工人代表大会,被揭阳的反动分子周伯初等人指使流氓绑架。经党组织全力设法营救,于17日获释放。在汕头工农商学各界欢迎杨石魂脱险归来的大会上,杨石魂向工人们控诉反动派的罪行。因他屡受折磨,身体虚弱,讲话的声音微弱。为了使台下群众听清楚,方达史便把杨石魂所讲每句活大声复讲一次,使台下工人听后深受教育和感动,收到很好的效果。
为了更好对国民党右派展开斗争,1927年初,中共汕头地委指示成立了汕头市国民党运动委员会(简称“ 民委会”),由刘锦汉任书记,廖伯鸿、方达史为委员。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汕头地区国民党右派于4月15日也疯狂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同志,并对方达史、杨石魂等领导骨干进行通缉。方达史在建筑工人的掩护下,和杨石魂等人一起脱险离开汕头市。临走时,他吩咐妻子陈惠卿到纱厂做工,以解决生活问题,并握别说:“勿为我担心,干革命是不怕死的!”表现了他为革命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
方达史和杨石魂从汕头撤到揭阳,召集各乡农民自卫军和从汕头撤出来的工人武装,组成东江工农自卫军,开赴普宁县,参加普宁农军“四·二三”武装暴动,围攻洪阳县城,并在大坝成立了普宁县临时人民政府。参加暴动的工农武装于4月26日在平径山全歼了国民党的增援军队尤振国连一百一十多人。后因敌强我弱,方达史随暴动农军撤往陆丰新田,组织惠潮梅农工救党军北上武汉。后因整个局势关系,北上工农武装被敌人打散。
1927年8月下旬,方达史和杨石魂等人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从武汉赶回汕头市,组织工农武装,迎接“八一”南昌起义军进抵潮汕。9月23日,起义军进入潮汕后,方达史和杨石魂率工农武装进行策应。他们打破监狱,救出被禁的革命同志,迎接起义军进入汕头市,建立了革命政权(史称“ 潮汕七日红”)。方达史在协助起义军建立革命秩序,维护社会治安,宣传组织群众、恢复工会团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起义军9月底在潮汕失利后,方达史也随部队撤出汕头,后转移到香港。
1928年春,广州党、团组织受到严重破坏,中共广东省委调方达史到广州工作。他在白色恐怖情况下,联系转入地下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后因广州市委机关再次受到破坏,方达史被敌人通缉,不得已再次转移到香港。7月底,省委再次派方达史担任广州市委秘书长。他化装潜入广州市,以广州西区为联络点,逐步恢复党的组织,开展革命活动。8月17日,方达史在石龙火车站联系工作时被敌人逮捕,旋即被敌人杀害,牺牲时年仅二十六岁。
1928年11月25日,中共广东省委在香港召开了第二次扩大会议,沉痛悼念方达史等烈士。1929年1月,省委机关报《红旗周刊》第一期发表了《纪念死难诸先烈》一文,公布了方达史等烈士的英名,并号召全党同志学习方达史等先烈的优秀品质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夺取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