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林宝宸,又名林炽,1881年生于广东花县社亭岗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因耕地被地主霸占,随父迁至花县马溪乡,最后移住广州市郊招村北外约。
林宝宸青少年时期生活在花县。这里是近代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领袖洪秀全的故乡,民间秘密流传着反清革命故事。林宝宸深受影响,决意投身疆场,为民争权。19l1年,他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朝政府的斗争,并加入了“敢死队”。3月29日,他参加了黄兴指挥的广州起义,在徐维扬率领下,由北路攻打两广总督府。后因敌人调集大军反扑,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失败。是役殉难者超过七十二人,其中花县志士牺牲十八人。林宝宸因熟悉途径,才得以脱险逃出广州。1913年秋,云南军阀龙济光为广东督军,在广东实行反动统治。不久,孙中山即委派朱执信回广东策划讨龙反袁的武装起义。林宝宸亦参加了起义活动。失败后,他在家乡难以立足,就携妻逃亡泰国,以卖云吞面为生,约一年后,回国避迁到下芳村从事耕作,后又迁到邻近的涌口北约、招村北外约等处居住。
林宝宸一家十一口,在涌口北约围等处向二路地主租了七八亩果园地耕种,每年交二千多斤地租谷。此外,土豪劣绅还要勒收禾费、龙船费、醮金、保护费、鸭埠谷等苛捐杂税。林宝宸一家长年累月辛勤劳动,好不容易在租来的耕地上盖了一间小屋,也遭到二路地主反对,被迫拆掉。1923年前后,招村一带连续遭受自然灾害,农民生活更加困难。可是,地主阶级及其反动武装,对农民的压榨却有增无减。林宝宸意识到农民不联合起来,就无力反抗压迫者。于是,他开始在冲口、招村、联合围一带的农民中进行宣传鼓动,并找谭康、黄佳,共商筹建农会大计。他们三人原来都是外籍(花县)人,都各自结交了一班农民朋友。林宝宸向谭康、黄佳等人提议:“ 目前工人有工会,我们农民应该联合起来组织农会。”他的主张得到大家的赞同,决定以堂众为基础,分头发动群众,并写信给附近各乡农民,吁请共同行动。
林宝宸在筹建农会时,因缺乏经验而遇到不少困难,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却使他很快找到了共产党,见到了农民运动的领导人。1924年夏天,林宝宸搭小艇过珠江时,遇到一个妇女溺水,马上跳进江里把她救起来,并送她回家,随后通过她的亲戚的介绍,认识了彭湃、阮啸仙等。林宝宸向他们汇报联合围一带农民的悲惨处境以及准备组织农会的情况,请求给予指导帮助。彭湃很赞赏林宝宸的热情和勇气,鼓励他大胆搞下去,同时向他传授开展农民运动的方法和经验,并表示要亲自到联合围去帮助建立农会。
在彭湃的启发下,他回乡后加紧筹备成立农会,经常活动到深夜,召集积极分子商议工作。彭湃、阮啸仙、何友逖等多次参加他们的会议,给予具体指示。林宝宸等组织农会的举动,为彭确立等豪绅所不容,派出反动民团来抓人,林宝宸毫不害怕,坚决斗争。一天,他正在利生园干活,瞧见几个民团朝他走来。他预料到来者不善,便对着他们大喊:“你们要来抓人么?快回去!你们敢来,我跟你们一命搏一命!”这伙欺软怕硬的狗腿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住了。加上,他们知道林宝宸会武术,因此谁也不敢上前去惹他的拳脚,只好溜走。
在林宝宸等的积极宣传鼓动下,芳村、花地、涌口、招村、联合围一带农民,纷纷报名参加农会,会员人数由开始筹备时的十多人增加到一百多人。1924年7月,林宝宸在芳村谢家祠召开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成立会。参加大会的除本会会员外,还有附近各乡以至花县等县的农民代表。彭湃、阮啸仙等亦赶来参加。彭湃还在会上讲话,指明农民运动的发展方向,给农民群众以极大的鼓舞。会上,林宝宸被选为该会执行委员长。
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是市郊第一个农会,它的成立标志着郊区农民运动开始进入有强固组织、有党的领导的新阶段。农会开展反对土豪劣绅、拒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等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果。在短短几个月内,入会数猛增到上千户,会员遍及崇文两堡二十四乡,农民自卫军也跟着建立起来。它对整个市郊农民运动的开展,起着先导和推动作用。
林宝宸不仅积极为农民争取经济利益,而且十分注意为农民争取政治权利。1924年,广州市在选举市长时,当局仅规定广州的工会、商会、教育会等各团体有选举权,唯独农会没有。林宝宸对此非常气愤,毅然领导农民力争参加市选。他发动、组织了“广州市郊农民协会力争市长选举权”的请愿和示威游行,并亲自扛着农会大旗,走在最前面,带领队伍进入广州市内游行,沿途高呼口号,得到工人、学生和其他市民的同情、支持。中共广东区委负责人周恩来于12月1日发表了《工农阶级与广州市选》的文章,支持他们的正义行动,指出:“今兹市长选举,广州市管辖中之数十万农民,更被摈为“化外’……市郊农民协会因是请政府修改市选条例,而政府竟公然批答:‘市选行政事宜与农民关系较少,选举条例颁布已久,现在不便更改。’”政府无视重租繁税出之于农民的事实,竟然剥夺农民选举权,这是“重违党义破坏民治”的行动。
林宝宸发起的争取选举权的斗争,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各界群众的同情支持,终于取得了胜利。
林宝宸平日见义勇为,如遇农友有难,总是千方百计进行帮助。有一次,,联团总局局长彭础立把农民谭康(又名谭秉康)、黄桃二人抓去,押解番禺县政府,交给县长汪宗准囚禁。林宝宸闻讯,义愤填膺,设法营救,但告状无效,遂定下“智取”之计。一天,县长外出赴宴,林宝宸即乘机走入县府,他明知县长不在,却故意声言要会见县长。县长的儿子汪某出来迎接。林宝宸故意说:、我叫谭秉炽,是谭平山部长(谭当时为共产党员,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之侄。你尊翁答应释放谭秉康和黄桃,为什么至今不执行?谭部长特叫我来问,叫你尊翁马上办此事,”汪某犹豫了一会,只好叫秘书把谭、黄释放了。
有一次,驻穗的桂军抓去了广州郊区十多个农民,押到粤汉铁路车站。林宝宸闻讯赶去,假借革命政府大本营名义,拿出名单要押车的军官放人。当时火车厢内已挤满了被抓去的“猪仔兵”,怎能按名单找到?那个军官不耐烦他说:“你自己去找吧!”林宝宸迅速跑进车厢,把许多被抓的农民营救了出来。联团总局局长彭础立对林宝宸积极开展农运十分不安和僧恨,派人把林宝宸请来,对他说:“你们组织农会,我们并不反对,但你们还是要交禾更费,不要犯拒缴禾更费的罪名。你在农会里边担任职务,可以与我们合作,我们不会亏待你。”林宝宸听后冷然地说:“只要你们不收禾更费和其他苛捐杂税,不欺压农民,我们的农会也可以与你们合作。”林宝宸说得如此巧妙,使得彭础立一时无言以对,十分狼狈。彭础立对此怀恨在心,扬言“杀林宝宸、无以灭农会。”林宝宸听到便慨然他说:“我决心为农民运动献身,我即使死了,农会还是会大发展的”。他不顾个人安危,继续领导农民群众与地主、土豪劣绅作斗争,并到省政府请愿撤销联团总局勒收的禾更费和加抽的苛捐杂税。局长彭础立对他更加恨之入骨,不借拿出巨款收买凶手杀害林宝宸。
1924年12月13日下午。林宝宸准备到一个农民的家里饮喜酒,披着大衣从家里出来,只走了二十来米远,凶手就从后面跟上来,叫喊说:“林宝宸,彭局长叫你去总局开会!”林宝宸答道:“我今天没空,改天再跟他谈。”话音刚落,凶手发出的一排子弹已射在他的身上。他中弹后仍喊:“农民兄弟!我死了,你们也不要交禾更!”接着便倒在地上,壮烈牺牲。时年43岁。
林宝宸不幸牺牲的噩耗传出,万众悲愤。彭湃闻噩赶到,抱尸痛哭,惋惜地说:“我失了一只左手。” 1925年7月31日,广东省农民协会特发出定期公葬林宝宸烈士的通知,指出他“系为农民利益奋斗而牺牲,至在中国农民运动史上具有最大价值,堪为我农民钦敬纪念。”8月12日,隆重举行了林宝宸烈士公葬,先在烈士家乡(招村之侧)筑祭坛举行公祭大会,参加者人山人海,其中有广宁、海陆丰等二十余县农协代表,农民自卫军,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生,市郊一区农会全体会员。阮啸仙在会上讲话,号召大家学习烈士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继承他未竟之业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