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朱荣(1918~1990),原名醒良,广州增城人。民国26 年(1937)参加中共领导的“救亡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广州市委青年委员会委员、市委组织部干事。1938 年组织创建了广州市第一中学党支部,并担任书记。广州沦陷后,转移到西江地区,任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总队部中共总支部书记、中共广东省委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共西江特委宣传部长、民运部长等职。1939 年11 月,当选为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广东团代表,翌年随团长古大存历尽艰险,抵达延安,旋进中央党校学习,以5 年时间,系统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1945 年4 月,出席了中共“七大”。1946年,任内蒙古军政学校教育长。后随部队深入塞北农村领导土地改革,曾任松江省巴彦县委副书记、通河县委书记、松江省委党校副校长、松江省南下干部大队政治部主任。
建国初期,朱荣调回广东工作,任广东省民政厅处长、副厅长、厅长等职。任内全面贯彻生产自救方针,出色地完成各项民政、救济工作,多次受民政部表彰。1956 年调任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1958 年出任省农业厅厅长。朱荣重视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积极倡导专家与群众相结合的方针,当时培育和推广的矮杆水稻良种,对广东的粮食增产作出重要贡献。60 年代初,任广州市委书记处书记期间,他制订出调动菜农积极性,促进蔬菜生产的办法、措施,较好地解决城市居民食菜问题。1964 年调任中央农业部副部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但他坚持原则,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无论下放干校劳动,或是在农业部、农业局、畜牧局帮助工作,都能做到识大体、顾大局。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朱荣重返领导岗位,先后任农林部副部长,农业部、农牧渔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朱荣认真宣传党的改革方针政策,积极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注意依靠科学发展农业,1981 年,湖北省沔阳县一名农业技术员带着自己研究10 多年的成果——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资料和标本,请求农业部给予支持。朱荣审阅资料后,决定拨给10 万元支持这一课题的实验。
1986 年起,他任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当时全国1/6 的农民还未算真正解决温饱,他肩负重任,多次表示“我们是人民的公仆,要从心里爱人民”、“要为人民办实事”。两年间,他跋涉3 万多公里,走访了沂蒙、秦巴、武陵、横断、乌蒙、太行等山区100 多个贫困县,深入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制定了扶贫工作从单纯救济转向经济开发的政策。两年间,全国有近6000 万人脱贫,这与他的努力分不开。
朱荣晚年主持了《当代中国》农业部分的编写工作。他关心家乡建设,大力支持增城建立优质米生产基地。曾被选为中共十二大代表,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90 年2月8 日于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