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人物>历史人物
陆更夫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6-06-02
  • 浏览数:

陆更夫(19061932),又名梗夫,四川省叙永县人。童年时代在叙永城读私塾、小学,再转到永宁中学读书,因家贫中途辍学。靠叔父陆俊鸢支持,民国11年(1922)到成都市高师附中读书,受高师校长吴玉章、教员恽代英的思想影响,于1923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他与“学行励进会”骨干张子玉创办《红涛周刊》,宣传革命道理。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考进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向上,于1926年夏提前分配到叶挺独立团搞政治工作,后任连长,参加北伐战争。在攻打汀泗桥、贺胜桥的战斗中,英勇顽强,荣立战功,受到嘉奖。

19272月,陆更夫调往中央政治学校武汉分校任政治部宣传科长兼《革命生活》日刊的编辑工作。曾撰写《斥蒋介石》、《再斥蒋介石》等文章,揭露蒋的反动面目。“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与陈赓、蒋先云等建立“黄埔各届学生讨蒋筹备委员会”,积极开展声讨蒋介石罪行的活动。516,中央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特别党部成立,陆更夫当选为常委。“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蒋汪合流,武汉军校被解散,一大批学生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陆更夫任三连连长。教导团在叶剑英的率领下经江西入粤,最后到达广州,准备参加广州起义。同年1211,广州起义爆发,担任教导团一营一连连长的陆更夫,率部攻打广州市公安局和保卫长堤,然后回到公安局,负责保卫新生的广州苏维埃政权。广州起义失败后,陆更夫随部队撤到花县整编为红四师,任十二团党代表,开向海陆丰与红二师及彭湃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会合,巩固和扩大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19281月,红四师进行改组,陆更夫任师政治部主任。同年夏,陆更夫奉命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12月回国,在北方局领导下的内蒙地区搞地下工作。19317月调往上海临时中央军委会工作,同年10月,改任中共中央巡视员,赴两广检查军运工作。12月,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章汉夫被捕后,陆更夫继任广东省委书记,从香港潜回广州指导工作。19323月,省委机关遭破坏,陆更夫等16人被捕。经过党组织营救出狱后,于56在赴上海的轮船上,又遭敌人逮捕,押解回广州,于1932715壮烈牺牲。

 

上一篇: 林 荫 堂 下一篇: 莫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