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光(xie zhiguang)(1899.02.10~1967.08),临床放射学家。广东东莞人。1922年获长沙湘雅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25 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一年后获美国医学科学硕士学位。1948年5月到广州,历任岭南大学医学院放射学教授、院长,中山医学院(后称中山医科大学)放射学教授、教研室主任,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华南肿瘤医院首任院长。是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名誉会长、全国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临床放射学专题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临床放射学及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等方面均有卓越成就,是中国放射学科创始人之一。最早提出中国人肠结核、长骨结核的x射线表现的系统全面报告。首先提出髋关节后脱位的特殊投照位置,被国际上命名为“谢氏位”,至今仍为国内外专业学者和书刊所沿用。首先在国内建成放射治疗室、放射生物和放射物理实验室、氡治疗室等。在抗菌素尚未在中国使用的情况下,取得应用x线治疗疖和痈的成功。提出代表鼻咽癌病变发展规律的上行、下行和上下行三个分型,进一步完善“鼻咽腔钡胶浆造影术”,提高鼻咽癌早期诊断水平,受到国外学者赞赏。20世纪30年代培养了荣独山、汪绍训、胡懋华、张去病、丁德泮、徐海超等国内外知名的临床放射学家和放射物理学家。1954~1964年,在中山医学院举办高、中级专业医师进修班,培养了新中国临床放射学的一代技术骨干。1964年创立华南肿瘤医院(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这是华南地区第一个肿瘤防治和人才培养中心,使南方地区的肿瘤防治工作迅速发展。代表性论著有:《肺结核的x射线研究》、《恶性肿瘤的早期治疗问题》、《鼻咽癌的临床分析与临床分型》、《原发性肺癌的临床x射线研究》。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至第三届广州市政协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