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人物>当代名人
冯乃超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8-02-26
  • 浏览数:

    冯乃超 (feng naichao(1901.10.181983.9.9)革命活动家、教育家、作家。字绍基,笔名冯公韬、马公越等。广东南海人,生于日本横滨。在东京帝国大学读书时加入日本马列主义研究会。1927年回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是革命文艺团体“创造社”主要成员。1930年与鲁迅等筹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起草“左联”理论纲领,任“左联”和文化总同盟中共党团书记,并兼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报》编辑。19458月参加重庆国共谈判,任中共代表团顾问。19461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统战委员会文化组副组长。5月任中共上海工委委员、文委书记。同年10月,赴香港,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香港工委委员、文委书记。19477月编选了瞿秋白著《论中国文学革命》和歌颂毛泽东的诗集《毛泽东颂》,由中共在香港的出版社海洋书屋出版。1949年春,任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党组代表成员、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同年3月率领香港文艺界200多人,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秘书长兼人事处处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处处长、中纪委委员。19509月任中央人事部副部长兼第四局局长。1951年自愿降级调任中山大学副校长,后曾任中山大学党委第一书记。历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中共广东省委高等教育委员会第一书记等职。1975年,调离中山大学,任北京图书馆顾问。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八大代表,第三届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著作有《红纱灯》(诗集)、《傀儡美人》(小说、散文集)、《抚恤》(短篇小说集)、《冯乃超文集》(上、下集)、《论中国文学革命》(论文集编选)。

 

 

上一篇: 冯钢百 下一篇: 高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