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秉铨(feng bingquan) (1910.10.20~1980.03.06) 电子学家。河北安新人。1930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到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任教。1932年到燕京大学进修,毕业后回岭南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兼物理系代主任,创立广东高等院校第一个业余无线电台。1940~194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讲师、研究员。1946年回国,历任岭南大学教授、系主任、教务长等职。1952年起,历任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教务长、副院长。长期从事无线电、电子学研究,在无线电振荡理论、电声学、水声学工程等领域有许多开创性成果。 1956 年发表论文《强力振荡器的相角补偿》,首先提出相角补偿理论,为国内外学术界公认和引用,并载入中国科学院《十年来的中国科学》一书。1958年主持研制华南地区第一台模拟式电阻网络电子计算机。1959年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俄汉文自动翻译电子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主持“脉宽调制式调幅广播发射机的理论与设计”、“射频削波语言加工器理论与设计”、“高效率高频放大器电路”3项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参加制订1956 年《全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60 年《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79 ~ 1985 年全国重点科学研究规划》。参与华南工学院重办无线电系。从事教育工作 50 多年,培养一大批电子学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论著有《电声学基础》、《无线电发送设备(上)》、《无线电发送设备(下)》、《振荡理论》、《声纳原理》、《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近年来的发展》、《今日电子学》;译有《振动与波》。结合实践,发表《在新的学习战线上努力前进》、《对于同学学习和工作的一些意见》、《要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考试》、《我对教学方法的一些体会》等 10 多篇教学研究文章。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