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端午节,广府人叫端阳节。端,古人意思是“初”“始也”,端午也就是初五。五月是毒月,初五是毒日,初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亦为全年炎热天气的开始,五毒蛇虫开始活跃。广府俗话说:“一过端阳,棉被入箱”。处于亚热带地区的广府人为适应这种炎热的天气,古代就盛行在“五月端”这一天,以挂菖蒲、划龙船、包裹粽、写符章等活动,积极开展南方初夏的防毒、消暑、避灾工作。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有说是纪念屈原,也有说是纪念春秋吴国伍子胥、东汉的介子推和汉安帝时期浙江的曹娥。现代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吴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当然,流传影响最广的,还是关于屈原的一则美丽的传说。
据《史记》载,屈原当时是楚国的大臣,很有才华,得到了楚怀王的器重,但是也因此引起了同僚中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的嫉妒,他们在楚怀王以及后来的继位者楚顷襄王面前诽谤屈原。昏庸的楚怀王逐渐疏远屈原,最后受到奸臣的离间将屈原放逐。屈原悲愤满腔,写下绝笔《怀沙》后,怀抱大石投入了汨罗江。楚国也在屈原死后的数十年就被秦国所灭。屈原的自尽震惊了楚国,百姓们非常悲伤,纷纷前往江边凭吊。渔夫们竞赛似的在江上打捞屈原尸首,这就是赛龙舟风俗的由来。有一位渔夫还拿出用叶子裹着的饭团和鸡蛋丢入江中,让鱼虾吃饱以后不会再去咬噬屈原尸首,吃粽子的习俗也就随此而流传开。还有一位老医师向江中倒入一坛雄黄酒,想迷晕蛟龙,不让蛟龙伤害屈原。结果,传说没过多久,水面上浮起一条晕蛟龙,龙须上面还挑着一片屈原的衣襟。人们愤怒了,大家一起把蛟龙拉上岸,抽其筋,并把这些龙筋缠绕在小孩的手上和脖子上。
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有这样一段叙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所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曲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江之遗风也。”这是最为流行的端午节传说。
端午节祭祀
据《岁时杂记》载:宋代端午节长达五天,从五月初一到初五。广府族群五月初一“龙船起”,端午节就开始了,节庆最基本的习俗是神灵祭祀。一是拜祭祖先。广府人奉行祖先神灵崇拜,但凡节日,一般都有祭祖活动,端午节也不例外。五月初一大清早,家家户户劏鸡杀鸭、包粽子。晚饭之前,以“三牲”、酒和粽子等节日食物奉祭祖先,然后全家食用;五月初五龙船饭前,再以同样的节日食物祭奠一次祖先。二是祭祀天地神灵。端午节除了家祭外,还会单独祭祀天地神灵。据说,古时候是从五月初一开始,每天晚饭前家家摆设生果、粽子焚香祭天,一连五天;进入民国,改为端午节午时焚香,向太阳行“三拜礼”,以表示祭祀天神、地神。三是拜祭龙神和水神。广府地区河网纵横,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让“扒龙船”在广府民间广泛开展。每年端午节期间,珠江三角洲各地都会举行隆重的起龙舟、采青拜龙仪式;接着是各村落社区组成一支支龙舟竞渡队伍挥楫江河,一时间锣鼓阵阵,鞭炮齐鸣,煞是热闹;之后还有藏龙和散龙等步骤。祭龙、敬龙成为了广府水乡村落社区端午节最大的亮点之一,民间以此祈求避邪趋吉好兆头。
端午粽子与送礼
粽子是端午节必备的食品,据说与祭奠屈原有关,广府皆然。史料中关于粽子的记载,始于东汉。当时的粽子包成牛角状,称为“角黍”。西晋周处《风土记》称:“五月五日,以菰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散也。”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黍。”角黍即角形的粽子。上古祭祀神灵的祭品,往往以角为贵,角是人神沟通的灵物。早期的粽子角黍,制成角形,正是对动物角的模仿,其意义就在于赋予粽子以祭祀功能。由于粽子是用作祭祀的灵物,所以到了南北朝,随着屈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日渐崇高,自然成了纪念屈原的祭品,也成为各种节庆祭礼的祭品之一。广府人的粽子有咸肉粽、碱水粽、裹蒸粽三类。咸肉粽以糯米、猪肉、绿豆、五香粉等为原料,用芒草叶包裹,呈坟堆形;碱水粽以碱水或草木灰泡浸糯米制作,用芒草叶包裹,呈三角锥形,俗称三角粽,有加豆沙馅的,亦有无馅料的,食时加白糖或糖胶,金黄爽滑,别具一格;裹蒸粽为肇庆特产,以当地特有的粽叶包裹,用料比咸肉粽更讲究,除咸肉粽配料外,有加栗子、咸蛋黄、香菇等的,呈方形。其最大的特点是粽叶煮熟后会留下一股清香,十分可口。进入现代社会,粽子在继续发挥祭祀灵物功能的同时,也成为广府人日常食品。
◆广府金漆全盒
◆盛满食物的全盒
新中国成立前,广府人五月初一包粽子、祭祖后,便有五月初二送礼之风。送礼人主要是新婚妇女和学子。礼物包括粽子、酒肉、香包(注:香包指里面填充丁香、雄黄、艾叶末、冰片、藿香、苍术等具有芳香除湿功效的中药材粉末,外表绣以各种图案的实体造型工艺品。)等。古代女儿出嫁,长住丈夫家,难得见到自己父母。而端午节正是她们回娘家看望父母的机会。她们会用“全盒”(注:全盒是广府人在喜庆场合专门用作盛载各式三牲礼品的竹器皿,一般都是作圆形,也有八角形、长方形的,颜色多数是象征喜庆的红色。)盛上粽子、生果、猪肉、酒等礼品送回娘家。清末民初时,私塾学生也依例以上述这些礼品送给教书先生。这些风俗,新中国成立后城市中已不多见,但乡村中仍普遍留存。
端午习俗蕴含的平安理念
端午正值春夏之交,蚊蝇等害虫进入滋生高峰期。自古以来,广府人有插艾草辟邪消毒、点雄黄驱蚊蚁等防疫消灾习俗(还有贴“午时符”等陋俗)。因此,民俗专家认为,端午节也是人们祈求健康生活的“卫生节”。端午节午后,广府人进入节庆高潮。
首先,祭祀“瘟神”(注:瘟神,又称五瘟使者,是中国古代民间信奉的司瘟疫之神,即: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世贵,总管中瘟史文业。他们是传说中散播瘟疫的恶神,现比喻作恶多端、面目可憎的人或邪恶势力。)寓意消除灾祸和瘟疫,人人身体健康。端午正是盛夏,害虫多,疾病多,瘟疫易流行。古人认为,瘟神控制瘟疫,祭祀瘟神可保护人类免遭瘟疫。于是,一到端午节正午时分,不少家庭便开始祭祀瘟神和“送瘟神”。据史载,明清时期北江流域沿江一些村落社区居民,在天中节中午时分,用茅草船装上天符神,敲锣打鼓,送到河里漂走,称为“遣瘟”,即遣送瘟疫。广东从化县(今从化市)一些村落社区居民,在端午节正午时分会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路上,称为“送灾难”。广东新兴县不少村落社区在端午节还举办水神出巡活动,由巫师洒法水、贴符等驱逐邪魅,禳灾保境。此外,广府地区部分农村妇女还会在端午节为小孩佩香囊(注: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寓意辟邪驱瘟。
其次,烧艾草以熏蚊,喷洒雄黄以杀虫,祈盼家宅平安。艾草作药使的功用在我国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常言道“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说明艾对保护身体健康大有裨益。由于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烟剂对人畜无害,气味芬芳,又能达到消毒杀菌、除害防病的目的,所以广府民间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的习俗。现代医学实践证明,平时以艾叶每月熏蒸1~2次,在冬季及流感流行季节每周熏蒸1~2次,能使各种常见致病菌、病毒的数量显著减少,有效防止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同时,端午节后就要进入炎热的夏季,各种毒虫、蛇蝎逐渐增多,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注:即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由于毒虫、蛇蝎等害怕雄黄,所以广府民间在五月初五午后将雄黄喷洒于墙脚,以防病虫害。
再次,家家贴“午时符”(注:即指以艾草、菖蒲之类的香草混在一起而贴在门斗上或塞入随身佩戴的香囊里的符书。),寓意人人远离是非口舌、生活和谐。据《京本通俗小说》描述: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白舌尽消除。其实早在唐朝之前,已经有这样的习俗流传。唐玄宗在《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一诗说:“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可见,盛唐时期人们很重视“端午”这个辟邪禳灾的日子,大唐天子也不例外。据《唐国史补》载,唐人专于五月初五午时于扬州扬子江铸铜镜,以进贡皇帝,称为“天子镜”,这也是辟邪之意(直至现代,民间也有于门前挂镜子以驱邪的陋俗)。这方式与宋人书符贴于门斗的做法是一脉相通的。据说,古时候端午半夜,广府人家家贴“午时符”。这张“符章”一般请道士用黄纸书写,作为驱魔辟邪的一种手段,符章多为汉字形体的变异。
最后,以雄黄酒驱妖辟邪祈求老幼平安。据清代中期顾禄所著《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广府许多人家都会在端午节中午时分全家围坐在一起,将事先制作好的雄黄酒融入少量朱砂,搅均匀后涂在小孩的额头、胸口和手心上,寓意驱妖避邪保平安。这些活动体现了广府民间对消除灾厄、向往太平盛世的祈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