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典》是自2005以来由陈建华、曹淳亮担任主编、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和广东省文化厅策划并组织研究编纂的大型地方传世文献丛书,旨在系统搜集整理和抢救保护广州文献典籍、传播广州历史文化、传承广州千年文脉。
广州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反映广州历史变迁和发展的地方文献翔实丰厚。但由于年代久远,经蠹鱼风化蛀蚀,兵燹水火摧残,古籍修复手段落后,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古籍老化破损严重。为再生性保护、及时抢救现有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2005年4月30日,《广州大典》编纂工程启动仪式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高度评价:“由地方政府出巨资,地方文化部门主持编纂的大型文献丛书,在全国尚属首创。《广州大典》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值得倡导。”《广州大典》被列为广州市“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2007年被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评定为支持项目。
《广州大典》收录的文献内容包括广州人士(含寓贤)著述、有关广州历史文化的著述及广州版丛书。收录时限上溯秦汉,下至1911年,个别门类文献适当延至20世纪50年代。收录文献地域范围包括清代中期广州府所辖南海、番禺、顺德、东莞、从化、龙门、增城、新会、香山、三水、新宁、新安、清远、花县,以及香港、澳门、佛冈、赤溪。《广州大典》所录文献依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类。经部收录总类、易类、书类、诗类、礼类、乐类、春秋类、孝经类、四书类、群经总义类、小学类等各类经学(含小学)著作;史部收录从汉代至清代,尤其是明清两代广州史学著作,分为纪传、政书、传记、地理、方志等类;子部收录自晋至清代广州府学者及寓贤的有关著述,分儒家、兵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艺术、杂家、释家、道家等类;集部收录古代广州诗文、词曲和文学评论等著作,分总集类、别集类、诗文评类、词类和曲类;丛部分综合性丛书和自著性丛书两类。
编纂《广州大典》是一项难度大、责任重艰巨而光荣的文化工程。大典主编陈建华提出了“全、严、细、谦、活、廉”的六字要求,即:底本征集要“全”,底本选择把关要“严”,组织管理要“细”,工作态度要“谦”,市场营销要“活”,全体参与人员要“廉”。为全面掌握自秦汉至1911年以前广州历史文献的总体情况,广州市委宣传部在委托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启动了覆盖国内外的广东文献普查和征集工作,从工作机构、文献分类、编例、版本处理、目录编制、描修、配补、设计、定价、印数、销售等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为《广州大典》的编纂出版提供了重要参考。根据《广州大典》的收录范围,以中山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专家为主组成专门小组,对收录的文献进行版本鉴定、登记、补配、扫描、裱补装订、整理、扫描工作,并扩大征集范围,与一些图书馆以及个人藏书者进行友好合作,扩大大典容量,尤其是使一些孤本入典,提高了文献品质。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参与了《广州大典》史部方志类直印书66册底本征集、数据核对和编辑校对工作,征集到了流散海内外的罕见方志,如嘉靖《香山县志》、康熙《东莞县志》、康熙《南海县志》等,尤其是康熙《清远县志》,是目前仅存的孤本,尤为珍贵。
《广州大典》采用国际通行的大16开本,天然丝封面精装。每页大体按四合一拼版,保留了古籍原来的版式和内容。2008年9月,《广州大典•丛部》13辑14种丛书83册率先出版。全套《广州大典》预计2015年全部出版,共540余册,收录文献4000余种,包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藏底本1558种、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底本246种,以及向国内外75家图书馆及私人藏书家征集底本2450余种。
《广州大典》是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栋梁之作。正如市长陈建华所言:“盛世修典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体现,《广州大典》的编纂继承了中国盛世修典的文化传统,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尤其是近代以来作为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革命和发展先导的岭南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广州大典》的编纂出版,对于传承广州千年文脉、推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启 示: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从一个千疮百孔的商业城市一跃而成为现在的国家中心城市。60多年来的城市发展历史给了我们很多启示。首先,应不断完善中心城市辐射扩散带动功能。若没有强大的经济辐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文化引领能力、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就会动摇。其次,城市更新、再造是当前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突出任务,应坚持创新发展和高端发展的政策取向。再次,应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激发文化创新发展活力。第四,应牢固树立“先有规划布局,后有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发展理念。第五,应高度重视国际盛会,使之成为宣传广州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第六,应继续完善教育、医疗和公共文化服务等民生事业建设,让广大市民切实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