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为酬神娱民,每逢神诞诞期,如北帝诞、华光诞、三元诞等,广府民间都有做斋醮的习俗,广府人多称“打斋”。一般是三年或五年打一次禳。搭竹棚,立“大山士”,设醮坛,择定良辰吉日,请道士团喃斋,做“水陆道场”,悬嫁接榜,请会气功的人舞弄上刀山、蹈火海、打砂、放灯河等“神功”,然后组织菩萨巡游,八音锣鼓乐队、罗伞彩旗、醒狮队随行等等。佛山祖庙北帝诞醮仪和增城民间做斋打醮活动都有一定特色。
佛山北帝诞醮仪
从明代开始,祭祀佛山北帝的国家祀典,而民间酬神谢恩的北帝诞醮仪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参与祭祀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与“北帝”有了近距离的接触,给了他们心灵上的慰藉。仪式有:①北帝坐祠堂,将北帝行宫逐日安放在各宗族祠堂内,供该宗族拜祭;②北帝巡游,农历三月初三北帝正诞当天,北帝武神小铜像端坐在朱漆贴金龙纹轿椅内,前有锣鼓、仪仗队、彩旗幡伞队鸣锣开道,后有醒狮随尾,所到之处居民张灯结彩迎驾;③烧抢大爆,以寄祈祥纳福之意。三天醮期内,道士团所做的仪科包括:①起坛。完成请水、净地、请神、拜灶、扬幡、张榜六项法事,到河边取水,然后举行净坛仪式,边诵经边用水和公鸡血洒遍醮场。②请神。道士诵经,手捧香烛带领民众将神像安放在各神坛中,然后用“三牲”拜祭。③扬幡、张榜。道士诵经,在醮场四角竖幡。④“一日三朝”,即“朝榜”“朝灶”“朝幡”。⑤行香。走遍所有捐资的村庄、沿途经过的庙、坛、祠都要上香、摆供品、放鞭炮。⑥放生。道士边诵《放生度亡经》,边将小鱼、小虾放入河中。⑦“散醮”。道士要诵《谢师送佛经》,烧掉所有纸制品。
增城民间做斋打醮
新中国成立前,增城民间每年都有做斋打醮活动。一般安排在下元节(注:农历十月十五是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水官节”。)后,斋期各村族自定,有大村大做、小村小做的传统,形式类似。正果到蔚村姚氏家庭每3年一届。临近斋期,全村都忙碌起来。按惯例砍竹篾扎“山大人”,扎“掌关公”、搭戏棚。山大人扎好后,糊上彩色纸,画上五官、毛发,摆放在姚氏大宗祠的一侧。山大人头顶瓦面、眼突肚子实,在小孩子眼里威猛无比。俗语有“摸一摸山大人脚骨唔怕黑,摸过山大人脚底唔怕鬼”的说法。关公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大关刀,放置在村道必经之地。戏棚搭好了,和尚、师姑(尼姑)请来了,再请八音把佛爷接到祠堂中厅摆放好,“斋醮”便正式开场。由和尚、师姑摆道场做法事,小孩子看戏哄闹,几天之后散场。山大人膝盖以下往往被小孩子撕得不成样子,关公也失去昔日威风。小楼腊圃村5年一届,醮期3~4天,远近亲朋好友往来穿梭,豆糠糍招待,法师(喃呒佬)天天驱鬼坛做法事。增城仙村有60年一届的盛斋,其时到广州请粤剧名班演戏,有“石龙会,仙村戏”的说法。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习俗曾一度停止,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恢复。
斋醮是不定期举行的一种民间宗教仪式,也是道教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本质是祈吉禳灾与迎祥纳福。
斋醮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一是道教通过斋醮科仪来体现它的教义思想和教徒的信仰行为,主要表现在道、神济贫拔苦等诸方面。由于“道”最终被人格化,出现了人神、人鬼关系,因而要通过请圣、庆贺、祝寿等科仪为人、神祈福谢恩;通过破狱、炼度、施食等科仪为人、鬼济幽度亡。二是斋醮仪式中运用了许多赞颂辞章。打醮时,道士须旋绕香炉或烛灯,边巡行边按一定的曲调口诵步虚词(注:步虚词,一般为诗体,或五言、七言,或八句、十句、二十二句不等。)辞章;同时还要口诵青词(注:青词,又称青辞,亦名绿章,一般多用骈体,以四六文句构成,对仗工整,文辞华丽。)为道教斋醮时送给天神的奏章祝文。斋醮运用步虚和青词这两种文学体裁,有一定文学价值。三是斋醮音乐与中国传统的巫教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相融合,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风格和体系,成为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斋醮与炼养并行。在打醮前,必须斋戒沐浴;在打醮过程中,要聚精会神,达到真心清静的境界;此外还有叩齿、呼吸;等等。这些都是斋醮中有利于健康的因素。斋醮科仪对中国社会和道教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道教联系群众的纽带。
斋醮的特点:一是打醮范围、时间、地点和科仪安排灵活。可以是整个村落,也可以是一个家族;地点选择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在祠庙,也可以在家庭院落举行;科仪时序安排上可以是诞会的前奏,也可以是其中某一时段。二是敬奉对象明确。斋醮主要是敬奉本地最大的保护神或者祭祀祖宗。三是功利性明显。敬奉本地最大保护神的第一个目的就是祈吉,即得到神灵的保佑,使整个村落一帆风顺,来年丰收,全体村民大吉大利,身体健康;第二个目的就是在生产力欠发达的农耕社会,人类每当遭遇饥荒、疾病等一些灾难时,他们首先想到是因为得罪了本村落的神灵或者更高的神灵,这样,就通过“打醮”仪式取悦于神灵,达到禳解灾难的目的。此外,在一个家族中如果出现了一些灾难性的事件,尤其是非正常死亡之类,当地人往往认为自己的祖先出现了问题,于是整个家族会做一次打醮仪式。因此,有关专家认为,斋醮作为“民间信仰,成为庶民百姓中普遍的含有宗教性的信仰和崇拜活动,它更多地保留了氏族、宗教的影响,具有低层次、功利性、宗教信仰与迷信相糅杂等特征”。(注:戴康生、彭耀主编:《宗教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