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府文化
西瓜园的来由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5-04-30
  • 浏览数: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坐落在广州市中心的人民中路,但老广州都称那里为“西瓜园”,为什么?这里曾发生一个离奇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名叫郭顺的赌徒,这人好吃懒做,嫖、赌、饮、荡、吹样样有份。他是干理发这行的,却无心学艺,理发时不是把顾客的头发刮破,就是连人家的眉毛也剃掉,弄得谁也不愿意光顾他。所以他很穷,还时常挨饿。

有一年的春节前夕,别的理发师傅都忙得不可开交,郭顺却闲得发慌,原因是没人敢“帮衬”他。郭顺正发愁着这个新年怎么过,这时,来了一个农夫打扮的人。只见他肩上扛着一大袋东西,在郭顺的理发寮旁边,小心翼翼地把袋子放下,并说要理个发。郭顺一边给来人理发,一边盯着墙角那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心想:“这是什么玩艺呢?莫非是银元?”郭顺装着不小心,走过去踢了一下那布袋,只听得“咣”的一响声。那个农夫吓了一跳,从理发椅上跳下,更加小心翼翼地把那布袋放在碰不着的角落。郭顺一看,更加觉得他的判断没错,肯定是乡下佬带银元入省城办年货了。如果我将银元弄到手,不就可以过一个肥年了!郭顺顿时起了谋财害命之心。他见四处无人,乘农夫闭目之际,用剃刀往他脖子上一割,可怜这农夫就这样一命呜呼。

郭顺解开布袋一看,目瞪口呆,袋里哪是什么银元,不过是拜神用的瓦灯盏。原来这个农夫入城探亲,乡亲们托他买些灯盏回去,他生怕打碎了,所以一路上非常小心,怎知却招来杀身之祸。郭顺这下可慌了,杀人是要填命的呀,他匆匆忙忙地在理发寮后挖了个坑,把尸首连同灯盏一齐埋在坑里。填土时,郭顺的心在打鼓,这个农夫肯定死不瞑目,就怕他的冤魂找我报仇,我不如安慰一下这个亡灵吧。于是,郭顺在一块瓦片上,又用手指蘸着地上的血,写了几行字:“你又错时我又错,灯盏何必用肩托?若要报仇时,除非马生角。”他将瓦片放在尸体上,盖上土,然后溜之大吉。

过了几年,这块荒地长出一棵茂盛的西瓜,还结了一个硕大的瓜。这一年,广州来了个知府姓骆名秉章,一个大暑天时,他微服出巡,路经这块荒地,正是汗流浃背,口渴非常,看见前面有间寮子,便叫随从前去讨水喝。怎知这寮子已经荒废,知府正在失望时,忽见寮后的瓦砾地上孤零零地长着一个大西瓜。知府想,附近没人,这西瓜是无主之物,不如摘来解渴吧。当随从切开西瓜,却惊叫一声,只见里面流出的是一汪鲜血。知府想,莫非这有冤情?便吩咐随从掘地搜索。结果挖出了那瓦片、灯盏和一具尸骨。知府琢磨着瓦片上的那两句话:“若要报仇时,除非马生角。”本官姓骆,马字旁加个各,广州话角与各同音,莫非报仇的事就落到本官身上?身为父母官,一定要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知府向附近百姓详细打听,不久便心中有数。马上行文,通缉捉拿凶手。郭顺杀了人后,逃回家乡避难,几年后,见没什么动静,又到广州,在赌场上打杂。有一天 ,他赢了很多钱,正在高兴之际,知府的人马到,将郭顺捉拿归案,原来那是输了钱的赌徒到衙门报案领赏。郭顺一看那瓦片,便魂飞魄散,不得不认罪。知府判他斩首示众。

广州的百姓都说,农夫沉冤昭雪,正好应了“马生角”这话,后来人们便称这地方为“西瓜园”了。

上一篇: 银灯影坛话当年 下一篇: 元宵抢炮头与纪念“三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