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府文化
国立广东大学组成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5-04-30
  • 浏览数:

广东大学系由孙中山所创立。该校溯源为两广速成师范馆,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地址在文明门旧贡院内。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办为两广初级师范简易科馆。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两广师范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办为两广优级师范学堂,主要培养中学教员。辛亥革命后,19122月,改称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又改为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孙中山提议将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改组为国立广东大学,以创办革命学府,培养革命干部。192424,孙中山下令以原广东高等师范为基础,合并广东公立法政大学、广东农业专门学校,筹办国立广东大学。221,成立了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处,聘王星拱、傅斯年、邓植仪、何春帆、梁龙、程天固等为筹备委员,邹鲁为筹备主任,共产党员李大钊也是筹备委员之一。经费由各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中拨出一部分使用,不足则移拨部分税捐。69,孙中山正式任命邹鲁为国立广东大学校长。随即开始招生,19249月正式开学上课。广东大学成立后,设有文、理、法、农四个本科,另开办了文、理、法、农四个预科。本科文、理两科,系在原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的基础上设立;法科系直接由广东公立法科大学转化而来;农科则将原有的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改成。1925年又将原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合并改设医科。按照国立广东大学的组织章程,预科采用年级制,本科中文科采用单位制,法、理、农三科则采用年级制。广东大学成立后,孙中山十分关心和支持,每星期六下午必到广东大学讲演,讲演内容主要为三民主义。所以,该校在教学规定中,强调把国民党据以建国的三民主义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规定三民主义讲座为各科各系共同必修课,计学分,并作为考核学生的首要内容。

1925312,孙中山逝世,举世哀悼。为纪念孙中山,19263月底,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将孙中山亲手创办的广东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19267月,国民政府将原广东大学正式命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当时,全国以中山命名的大学共有4所,由于广州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而广东大学又为孙中山亲手创办,所以只保留广州的这所中山大学的名称,其余三所中山大学则分别改名为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江苏大学。中山大学设立中国国民党中山大学特别区党部,直属国民党中央领导。大学首任校长为戴传贤。10月,改校长制为委员制,以戴传贤、顾孟余为正、副委员长,朱家骅、丁维汾、徐谦为委员。为完成改组工作,学校停课一学期,教职员工全部解聘,通过各项审查,重新任聘,对学生进行全体甄别审查,通过者再经考试,始可入学;裁撤各种专修科,将工业部和附中拨归省教育厅办设,将附小拨归市教育局管理。至19273月,改名改组工作全部完毕,开始复课。

上一篇: 元宵抢炮头与纪念“三忠”活动 下一篇: 广州赌博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