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府文化
广州三大剧团的救亡运动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4-07-11
  • 浏览数:
 

抗日战争初期,广州戏剧运动勃兴,抗日剧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其中人数较多,影响最著的,是艺协剧团、锋社剧团和蓝白剧团,时称广州“三大剧团”。它们以话剧为武器,广泛宣传抗战,因而在广州文化史上占有一席地位。

艺协剧团的前身是1936年秋成立的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戏剧组。1937年6月,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艺协戏剧组在中共广州戏剧支部的领导下,改组成立“艺协剧团”。1938年夏天,该团主要领导人云昌演、李利、阮琪等地下党员组成中共艺协支部,形成了领导核心。艺协剧团先后上演过《黑地狱》、《春风秋雨》、《飞将军》、《天下太平》等多幕剧和《林中口哨》、《没有祖国的孩子》、《张家店》、《放下你的鞭子》、《八百勇士》等独幕剧,并以讲故事、化装游行等形式进行抗日宣传。成员最多时有70多人。

锋社剧团的前身是广州戏剧界前辈张雪锋先生组办的“锋社”。1937年春,“锋社”改组,取抗日先锋之意,改为“锋社剧团”,并制以锋利的箭矢为标志的社徽,象征着要肩负抗日救亡前锋之责。成员发展到60多人。1938年春,梁绮、陈学贤、李门等中共党员建立了中共锋社支部,成为剧团的领导核心。锋社剧团曾先后上演过《张家店》、《烙痕》、《重逢》、《九一八以来》等短剧,激励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此外,还进行过几次大型的演出,公演了田汉的《回春之曲》、章泯的《我们的故乡》、曹禺的《雷雨》等剧目。

蓝白剧团是广东戏剧研究所和明远中学的邵知归、陈卓猷等人,于1935年夏天建立的话剧团,成员最多时发展至80余人,其中的骨干有卓文彬、黄家让、程跃群、朱克等人。剧团上演剧目中,独幕剧有《月亮上升》、《哑妻》、《凡尔赛的俘虏》、《走私》等,多幕剧有《日出》、《雷雨》、《悭吝人》等。

“七七”抗战爆发后,广东戏剧界迫切要求联合起来,广东戏剧协会在8月8日宣告成立。剧协选举11人组成理事会,其中三大剧团的成员占一半以上,锋社剧团的有李悲而、何芷,艺协剧团的有蔡碧青、阮琪、张村,蓝白剧团的有钟启南、黄凝霜。1938年3月,三大剧团在中共广州戏剧支部的推动下,联合广州艺人演出大型革命历史剧《黄花岗》。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中共广东省委的方针是,动员青年文艺工作者进入国民党地方部队宣传抗日。三大剧团成员积极参加随军战地服务,上演抗日戏剧。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锋社剧团在第一次粤北战役后创作的《北粤丰碑》、第二次粤北战役后创作的《良口烽烟曲》,蓝白剧团创作的《胜利的反攻》,均先后在粤北、桂林等地演出。1941年皖南事变后,广东政治局势恶化,三大剧团的成员先后从前线奉调回到韶关,组成第七战区政治部政治大队(简称“七政大”),继续开展工作,上演《忠王李秀成》、《天国春秋》、《蜕变》、《虎符》、《洪宣娇》等一批名剧。

在粤北期间,三大剧团虽不再以原剧团名称演出,但又可以说是三大剧团成员在抗战烽火中的大会师。

 

上一篇: 旧广州的外文书报业 下一篇: 居廉创办“十香园”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