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党史>党史人物
北伐先锋 抗战名将——叶挺将军略记
  • 来源:
  • 日期:2024-06-14
  • 浏览数:

  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家。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深受党和人民的崇敬,被毛泽东同志称誉为“共产党的第一任总司令”。

  叶挺,原名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1896年9月10日出生于一个农民的家庭,在爱国主义思想熏陶下,少年时期的叶挺英气勃发,立志救国救民,振兴中华。1911年,15岁的叶挺考入惠州府立中等蚕业学校,当时,辛亥革命的浪潮波及惠州,叶挺因参加了剪辫子活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叶挺在哥哥叶秋平的陪伴下来到广州,并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1914年底,叶挺到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继续学习军事知识。1916年,叶挺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攻读工兵科。在校期间,叶挺刻苦学习军事知识,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经过多年军校的生活熏陶,对他日后军人生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918年,是叶挺正式踏上职业军人道路的第一年。初到福建漳州,即有幸遇到了授闽粤军司令部参谋长邓铿,此时邓铿率原广东省警卫军在福建漳州练兵,准备回师广东讨伐桂系军阀。叶挺听闻此讯后强烈要求加入广东省警卫军并得到了批准,被任命为第一支队参谋。聪明过人的叶挺对部队训练方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深受邓铿赏识,于是将他推荐给了孙中山先生。

  1920年,孙中山命令粤军回师广东攻打桂系军阀。叶挺所率第一支队是中路主力,由饶平进入广东,在高陂、丰顺一带与桂军卓贵廷部打了一大胜仗。第一支队乘胜追击,到达东江地区与桂军展开激烈战斗。此役,一举击溃了多倍于己的敌军,叶挺因此役而威名大震。1921年10月,孙中山决定组建大本营警卫团,任命叶挺为二营营长。孙中山举起北伐旗帜后,叶挺立即率队乘船逆西江而上,开赴桂林。刚到桂林不久,听闻陈炯明在惠州乘机叛变,叶挺随师回到广州率警卫营英勇击溃叛军的三次进攻,掩护孙夫人突围脱险。孙中山在白鹅潭蒙难期间,叶挺始终追随左右。随后,叶挺辗转澳门,得孙中山帮助,赴法国留学。1923年3月,孙中山返回广州,重建革命政府,立即电召叶挺回国,任命其为宪兵司令部参谋长兼第一营营长。国共合作形成后,于1924年秋,叶挺赴苏联东方大学学习,并在苏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秋,叶挺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随即参加东征陈炯明的战斗。

  1925年11月,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独立团,由叶挺任团长。1926年5月中旬,叶挺率部队进入汝城县境,在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武装的配合下,首次与粤军谢文炳的前卫部队千余人进行了激战,经过彻夜冒雨战斗,叶部占领汝城及其西南高地,以50多人的伤亡代价,取得了毙伤俘敌200多人的胜利,赢得了打响北伐战争的前哨战。随后,叶挺率部队乘胜长驱直入。6月5日,独立团经过两天战斗,取得全胜,占领了湖南攸县城。7月12日,独立团进攻浏阳,切断了敌人湘、赣之间的交通线;接着,独立团协同友军,向敌人天岳山、鲁肃山、审思岭、童子岭等四个主要阵地侧面攻击,歼灭敌军大部,使敌军全线崩溃。10月10日,在叶挺的指挥下,北伐军占领了武昌,彻底打败了北洋军阀吴佩孚。由于独立团英勇善战,所向披靡,因此被誉为“铁军”。

  叶挺作为革命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于1927年7月26日率部前往南昌准备起义,贺龙任起义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8月3日,起义部队相继撤出南昌,挥戈南下。8月19日攻占瑞金,敌军钱大钧、黄绍竑部企图阻击我军。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部队屡经苦战,最终起义失败。叶挺无奈前往香港。

  为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中共中央指示广东省委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1927年12月10日下午,叶挺从香港坐火车抵达广州,向前来接车的杨殷了解起义的准备情况。叶挺出任起义工农红军总司令。11日凌晨三时半,震撼中外的广州起义爆发了,各路起义部队和工人赤卫队按照作战任务,奔赴预定目标。起义的第三天,反革命军队在帝国主义兵舰掩护下,从四面八方向广州疯狂反扑时,叶挺依然沉着、果敢地到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指挥作战。直到部队撤出广州,白色恐怖笼罩全城,敌人严密进行追缉之时,叶挺才在妹妹叶珠的掩护下乘船离开广州,到达香港。

  广州起义失败后,因为左的影响,叶挺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叶挺愤然出走,先后在日本、苏联、德国、法国、澳门等地度过了近十年的流亡生活。直至1936年夏天,为反蒋抗日而回国。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按照中共中央的提名,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同年年底,叶挺到达延安。毛泽东特地会见了他,在欢迎大会上致词,赞扬叶挺。会上,叶挺以“爬山折回去”和“又跟上来”比喻,表示今后一定遵照党所指引的道路,在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抗战到底。

  1939年2月,周恩来抵达皖南新四军军部,传达了党中央的指示,明确规定新四军的战略任务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叶挺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正确指示,深深感激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信任。他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苏南、苏北、皖南、皖中、皖东、皖东北、豫皖苏边、淮海等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上旬,日寇再次集中四万余人进犯皖南。叶挺亲自率领特务团一营和教导队一部分队伍,赶赴敌人进犯云岭的必经之路汀潭,同指战员一起阻击敌人,连续击退敌人十余次猛烈攻击。

  1941年1月初,叶挺率领新四军军部及教导团等部共九千余人,踏上北移的征途。部队到达茂林地区,突然遭到事先埋伏好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袭击,叶挺指挥部队进行坚决抵抗,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千余人突围外,其余大部壮烈牺牲。叶挺奉命下山与国民党军“谈判”,被国民党军五十二师非法扣押,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对于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滔天罪行,中国共产党中央采取了坚决有力的回击,谴责反共内战,全力救援叶挺。叶挺被扣押后,先后囚禁于上饶、恩施、桂林、重庆等地,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在五年多的铁窗生活中,任凭国民党顽固派的百般折磨和威逼利诱,叶挺始终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坚持斗争,捍卫了共产党人的尊严,维护了新四军的声誉,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和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经过中共中央的反复交涉和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叶挺于1946年3月4日获释。他出狱的第二天,就请求重新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党中央迅速批准了他的申请。毛泽东同志亲笔修改中共中央关于接受叶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复电。

  叶挺回到党的怀抱后,立即要求党分配工作。1946年4月8日,他与王若飞等同志乘机飞回延安,准备参加整军会议。途中,不幸飞机失事,遇难于山西兴县黑茶山,时年五十岁。同机遇难的还有王若飞、博古(秦邦宪)、邓发等同志,以及叶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扬眉和幼子阿九。

  黑茶山机毁人亡的噩耗传到延安,中共中央及整个延安都沉浸在极大的悲痛之中,并于当夜以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发了讣告。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说:“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是叶挺同志的座右铭。他崇高的革命品质永远值得我们继承,他的卓著功勋将永远激励世人前进。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宣教展陈部)

 

  

  主要参考书目:

  《广州市志·人物志》,广州出版社1996年版。

  刘战英著:《叶挺传》,中国社付出版社2005年版。

  中共惠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纪念叶挺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下一篇: 曲青山:在纪念任弼时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