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羊城揽胜
海幢寺(海幢公园)
  • 来源:涓叡骞垮窞甯傚鍏氬彶鏂囩尞鐮旂┒瀹�
  • 日期:2014-07-11
  • 浏览数:

海幢寺坐落在海珠区南华中路和同福中路之间,占地约1.5公顷。它以寺貌庄严、殿宇雄伟、高僧辈出而闻名,被誉为广州五大丛林之一。

海幢寺始建于明末清初。明末,光牟、池月两位僧人向园主郭龙岳募缘得地建佛堂,依佛经“海幢比丘潜心修习《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成佛”之意,将佛堂取名为海幢寺。

清顺治十二年(1655),曹洞宗第三十三世空隐和尚在寺住持。此后,天然和尚、阿字和尚、古云和尚等名僧先后在此住持传法。清代,寺内建筑一再增建,寺内的景点有“古寺参云、珠江夜月、飞泉卓石、海日吹霞、江城夜雨、石磴丛兰、竹韵幽钟、花田春晓”八大寺观。

“文化大革命”期间,四大天王殿被拆除,寺内所有佛像被砸烂,文物也大多流失损毁。1993年1月,成立海幢寺重修委员会,同年3月7日,海幢寺举行洒净仪式,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

1993年起陆续重修复建海幢寺,修复了大雄宝殿,重建天王殿、塔殿、放生池和7层僧舍、藏经阁综合楼等,气魄雄伟。现有僧人30多人。大雄宝殿供奉的3座铜佛,各高10多米,称三世佛,即过去、现在、未来佛。过去佛为迦叶诸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诸佛。重建后的天王殿内四大天王威风八面,栩栩如生,其高度、体积是广东省境内寺院之最。

民国17年(1928),从海幢寺划出部分土地建河南公园,后称海幢公园。园内古树参天,绿叶成荫,鸟语花香,名胜古迹众多,有高约7尺的猛虎回头石,有树龄达370多年的鹰爪兰树和其他古树名木。在公园内还设有溜冰场、儿童乐园、阅览室等娱乐场所。

上一篇: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 下一篇: 卫氏大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