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人物>英烈名录
张苏
  • 来源: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0-07-16
  • 浏览数:

  张苏是在省港大罢工中锻炼出来的广州青年英雄人物,曾担任过共青团广东省委常务委员、团广州市委书记。他在白色恐怖中带领广州青年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不幸被捕而英勇牺牲。

  张苏是广东省番禺县人,1911年出生在香港一个普通海员家庭里。他的父亲在一条外国轮船上当水手,母亲是一名家庭妇女。父母日夜操劳,省吃俭用,使张苏兄弟读过几年小学。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帝国主义者横行霸道,外国资本家压榨着中国工人的血汗,广大工农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张苏看见父母终年忙忙碌碌,也难维持一家四口的温饱。而有钱人不劳而获,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这种不平等的现实生活,在他幼小的心灵内播下了阶级觉悟的萌芽。1922年1月,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此后,香港海员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一浪高过一浪。张苏十分敬仰林伟民、苏兆征等工人领袖。他决心长大后要像长辈们一样,与黑暗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1925年5月,上海爆发了著名的“五卅”运动。中国共产党发动香港和广州沙面工人,举行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苏兆征、林伟民带领香港罢工工人离港回到广州,坚持斗争。张苏的父亲带着全家加入了罢工行列中,回到广州。他们一家住在简陋的工人宿舍里,生活虽然艰苦,但张苏没有丝毫怨言,他认为能投身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他在海员工会当了一名宣传员,还参加了海员洋乐队和海员剧社,经常在群众大会上演讲。

  1925年秋,海员工会党支部书记张瑞成等决定在工会建立共青团组织。张苏、李海筹、邓金娣、罗志群等十多名海员工人子女先后加入了团组织。海员工会团支部由方才担任书记,张苏担任团小组长。在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张苏等团员们积极引导、吸收工人子弟参加罢工斗争。海员工会为加强对工人子弟的教育,还特开办了一所工人子弟学校。张苏读过几年书,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便和邓荣、黄泽泉等人担任了工人子弟学校的老师。学校的条件是十分艰苦的,以罢工工人宿舍为课堂,没有书桌板凳,缺少纸张笔墨,学生坐在地上听课,在膝盖上写字。加上时值冬季,北风透过墙缝吹入室内,有些学生连指头都冻僵了。但张苏等人克服重重困难,呕心沥血地将革命道理和文化知识教授给这些天真烂漫的工人后代,为他们后来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奠定了良好基础。张苏能针对孩子们的特点,讲课时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很能吸引住小学员们。孩子们最喜欢听他讲“二七”大罢工和香港海员大罢工的故事,并亲切地称他为“小先生”。

  1925年底,张苏担任了海员工会团支部书记。在他的领导下,在工会内发展了不少团员,团务开展得十分活跃,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他常常带着团员们到大街上演出白话剧,到轮船上散发宣传品,深得省港罢工委员会领导人和广大工人群众的赞扬。他们也为能在罢工斗争中贡献一份力量而感到振奋。工人群众也十分喜爱这批天真可爱、聪明能干的少年团员,将海员工会的邓金娣、罗志群、周秀珠、陈淑英四名女团员和海员工会的张苏、吴文、黄宝南、香港金属业工会的冯广四名男团员称为“四大天王”和“四个仔”。

  1926年4月,团广东区委和省港罢工委员会为促进罢工工人子女的成长,组织他们参加革命斗争,决定省港罢工委员会所属的各工会成立劳动童子团。5月,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发出号召,指示各工会加速办理成立劳动童子团。张苏满腔热情地投入了这一工作。在团区委的直接领导下,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香港金属业工会,省港劳动同德工会,广州洋务工会率先筹备组织劳动童子团。团广东区委决定在此基础上,成立省港劳动童子团联合委员会。

  同年5月3日,省港劳动童子团联合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会议召开,张苏作为海员工会的代表参加了这一会议,并被选举为“筹委会”委员兼宣传部主任。会后他和龙业芝、邓荣、伦永法等委员们积极开展工作。7月11日,海员工会劳动童子团正式成立。张苏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

  同年9月下旬,省港劳动童子团联合委员会召开了几次筹备会议,张苏都出席了会议,并担任记录员。26日,会议决定龙业芝、张苏等十五人担任劳动童子团联合委员会执行委员。29日,省港劳动童子团在太平戏院举行成立大会。在10月5日第一次执行委员会议上,确定张苏担任组织部部长。

  1926年10月底,省港劳动童子团联合委员会举办了一个称为“领袖班”的训练班,对各工会童子团负责人进行一个多月的政治、军事培训。张苏也参加了学习。他与大家一起较系统地学习了革命理论,并掌握了一定的军事知识,提高了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

  在省港罢工期间,各工会的经费是十分桔据的。张苏常常带领童子团员们开展募捐活动。有一天,张苏和童子团团员龙筱芝二人在街上售章募捐,遇到了一件极不愉快的事。有一个人拒绝捐款,并冷冷地对张苏说:“就是中国亡国了,也与我无关”。有一个人还对张苏说:“国民政府还欠我薪水,我无钱买章。”张苏问他在哪个部门任职,他却骂张苏没有资格问他。更有甚者,有一个穿西装的洋行买办恶毒地对张苏说:“ 这种纪念章,送给我都不要,因我不是中国人。”张苏对这些卑鄙自私的败类感到十分气愤,于当天晚上写了一篇短文《我不是中国人》,在团广东区委主办的刊物《少年先锋》第二期上发表。文中一方面描述了三个凉血动物的可耻行径,另方面表达了革命青年要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誓做改革旧社会的先锋的志愿。另外张,苏还作为省港劳动童子团的代表,从事广州的青工人运动动。1926年10月9日,广东印务总工会在四牌楼举行青工代表大会,张苏应邀前往祝贺并讲话。10月4日,广州洋务工会劳动童子团举行成立典礼,张苏亦到会发表演讲,受到大家的鼓掌欢迎。张苏还时常在《工人之路》等报刊上撰写文章,宣传革命道理。

  1927年4月15日,国民党新军阀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批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工农群众,封闭革命团体。珠江两岸阴云密布,腥风阵阵。在这严峻的日子里,张苏没有丝毫畏惧和退缩,他接受地下市委的指示,留在广州坚持斗争。他和冯广、邓金娣、罗志群、周翼华等团员趁黑夜在市内散发革命传单。他还带领海员们围攻国民党派在海员工会的改组委员。在与敌人的殊死斗争中,他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7年11月,党中央决定举行广州起义。张苏积极投入起义前的准备工作,发动青工准备武器、侦察敌情和散发宣传品。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了,张苏怀着对敌人的满腔仇恨投入了战斗。他和海员工会的团员们在长堤攻击敌据点和救护起义军伤员。12月13日,由于敌众我寡,起义失败了,敌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广州,到处搜捕起义军战士。张苏没有随起义军主力撤退,隐蔽在一位同志的家中,坚持斗争,血战到底。

  1928年1月21日,共青团广东省委举行紧急会议,改组了团省委领导机构,任命冯广、袁佩根、张苏等在广州起义中表现勇敢的骨干为常委。鉴于广州起义失败后,广州共青团组织受到很大损失,团省委决定派张苏和另一名常委到团广州市委加强领导。张苏随即组成了新的市委,他兼任团市委书记。当时,新年已近,一些大资本家要开除一大批工人。中共广州市委决定举行一次罢工。张苏等负责发动青工和学生参加这场斗争,他计划在1月28日(年初六)在乐善戏院召开群众大会,并动员一些团员在大街小巷散发传单,唤起广大市民群众的支持。广州反动当局闻讯,立即派遣军警进行戒严搜捕。1月30日,麦裕成、范慎修、黄丽江、张苏等广州党、团负责干部不幸被捕。敌人知道张苏的真实身份后,即进行严刑逼供。但张苏宁死不屈,在审讯室里大骂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并高呼革命口号。敌法官的问话,他一句也不回答。敌人无计可施,在两天后便对他下毒手。刽子手将张苏押赴刑场时,害怕他又会沿途高呼革命口号,便残忍地将一条木棍放进他的口中。张苏牺牲时年仅十七岁。

  1928年10月31日,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列宁青年》第一卷第二期发表了《追悼张苏》一文。文中介绍了张苏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称赞张苏烈士“在反帝运动中表现他是最努力的青年工人之一”,“为广州青工童工所拥戴的领袖”。文章最后庄严指出:“国民党杀得张苏同志,不能消灭中国革命!百万无产青年,正在踏着先烈的血路而前进!张苏不死,他的名字永远留在中国革命青年的心中”!

上一篇: 张瑞成 下一篇: 张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