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人物>历史人物
赵佗在南越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5-07-02
  • 浏览数:

赵佗(约公元前242~前137年),赵佗是战国时赵武灵王第四代的后人。秦灭赵后,赵佗投到秦军水军船队长官任嚣(任也是赵国人)部下当一名“百夫长”,带领两艘船,每艘船配备几名百越族水手。时船队在洞庭湖操练,赵自幼在家乡滹沱河凫水嬉戏,游水本领已不小,但见到船上那些百越族水手像泥鳅般地潜水,有惊人的本领,他想既为百夫长管带两艘船,水中功夫怎能不及水手?于是主动和百越族水手亲近,学百越语,并积极向他们学习水中功夫。百越族水手有一青年苏锦,不但水中功夫特别好,而且聪明过人,有才智,有远见,赵佗与他甚好。

任嚣因与赵佗同为赵国人,视同亲人,一日对佗说:“大丈夫能审时度势未尝不可以立功于异域。”佗把这话铭刻于心。

不久,任嚣统领洞庭湖楼船下湘江、漓江,赵佗也晋升为“尉”,带8000人去湘南武水源头,另辟楼船基地,待命南进。任对佗说:“百越东有南越,西有瓯雒,各部官长未必个个与我为敌,为将之道在于善为和睦,抚其温驯,制其凶顽,如此而已。老夫所部,先平服苍梧以西瓯雒之地,然后挥军东去驻守番禺以定南越,弟从武水顺流而下,在台岭(即大庾岭)稍南择地为城,你我南北犄角,则岭南可定。开化岭外荒蛮,实为亘古未有的创举,愿与弟共勉。”

佗率军分水陆两路南下,从造船到行军,均与百越族苏锦筹划。古代武水是入越通道,船到曲红(即曲江),一日,一越人洞丁潜入水下,欲以利器凿穿赵佗楼船,被苏锦早准备好了的网擒住,审问后知是金雷洞丁。赵佗实行和睦策略,命人以衣服酒肉款待后放了他们。又约束兵士不得骚扰越人。

在岭南有金雷和银雷两洞,因世仇约定每年逢九月十五日为仇杀日。这天两洞正在你死我活地仇杀,金洞又被银洞打败,不少人被俘虏。刚巧赵佗率领三千骑兵赶到,冲进战场,银洞四散奔逃,赵佗命部下清理战场,掩埋尸体,解救被银洞捆绑的金洞人,为伤员裹伤敷药,其中一个正是金洞洞主穆夫人。银雷洞主翁鉴因赵佗解了金雷洞之危,怀恨在心,筹划向赵佗报复。当时南越盛产大象,又善训象,翁鉴就用象队来对付赵佗的骑兵。苏锦和赵佗商议,用陷阱来对付银雷洞象队,结果连银雷洞主翁鉴也被活捉。赵佗也用酒肉款待,并赠送一条6斤重的名贵大犀角,放走了他们。

赵佗率军继续向东挺进,路上接到战报,知任嚣一军已胜利进驻番禺,便和苏锦选择一片靠山面水的平阳地带建造城邑,与当地越人和睦相处,并吸收了不少南越洞丁,把人员分成三队,一队垦荒种植,一队专事建筑,一队守卫作战,每年一轮换。每个作业区都引来不少洞丁观光,尤其是开井工地,观光人更多。动工半个月之后,他们从井下竟吊起一桶桶清凉的水,观光的洞丁一齐跪地,唱起歌,跳起舞。一位老人说:挖出龙涎,地下必是神龙府穴,应起个名叫做“龙川”,赵佗接受老人的提议,就把这地方叫“龙川”,从此,有了龙川这一地名。

公元前214年,赵佗由秦始皇任命为龙川县令。管辖范围包括东、北两江上游地带,属南海郡。

不久,秦始皇从中原发遣来大批刑徒和谪人,赵佗把他们安插到越人中间去开荒种植,同时,他们也把中原先进的耕种技术传播给越人。

赵佗为了争取越人,就委任金雷洞洞主穆夫人为龙川县土官。

任嚣进驻番禺后,建南海郡,兼桂林郡(今广西)和象郡(今越南北部)事务,成为岭南三郡最高军政长官。之后,在禺山之侧辟山筑城。城呈方形,周长四里,以郡衙为中心开辟成“丁”字大街,为郡治番禺城,后人叫任嚣城,此为广州地区的第一个城。他又派人到江淮各地收买铁锄、铁铲、铁镰等,一船船运回番禺补充当地农具。

公元前2107月,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死,任嚣预料大乱将至,便带郡兵巡查粤北各关口,积集力量,做应变准备。是时,陈胜、吴广已揭竿而起,中原大乱。

一日,任嚣因酒后病倒,日甚一日,病势渐危,自知不济,便派人往龙川要赵佗卸下县里事务,火速来见。赵佗便委托穆夫人代理政务,带着苏锦等一班随员放舟顺流而下。及见任嚣,嚣说:“我已病入膏肓,特召君来。目下中原已乱,岭外僻远,秦鞭不及,番禺靠山面海,三郡东西北几千里,越人多已宾服,更不难得到中原吏民拥护,如能闭关自守,保境安民,开拓边裔,此其时也,老弟当好自为之。”说完递给佗一幅遗书,写明让他“行南海尉事”。佗忙跪下,高捧遗书说:“老大人请放心,赵佗谨遵尊嘱。”任嚣更指身边一中原商人说:“此吕明先生与我交厚,可以重托。”说完便含笑而死。

赵佗与吕明促膝长谈三昼夜,最后订下《治郡八策》。

赵佗为表示与越人亲善,共建南越,他摒弃秦朝冠带,穿越服,连说话也夹杂着纯正的越音,在番禺数以万计的越人中引起极大的议论:“长官讲我们的语言”,“长官穿我们的服装,“长官的心向我们”……从此,衙中官吏有不少也穿起越服,讲越语,这就更赢得了越人的亲善和尊敬。

一日,赵佗和苏锦微服出城察看民情。他们沿江边走,一望平川的肥田沃土长满了野草,草丛中传来妇女哭声,一问知是儿子捕鱼捞虾被鳄鱼吃了。赵佗叫苏锦送一袋钱给她安度晚年。当晚,赵佗想:为民除害这是《治郡八策》的内容。次日,城厢四门均张挂官府文告,说:鳄为害,屡伤人畜,有能捕得鳄鱼一头者,赏周径半寸珠(珠是贵族妇女耳饰物或大官帽上的饰物)两枚。观者无不啧啧咋舌:“半寸珠,足够百口人终生受用。”不几天,一个叫梁松的越人壮汉拖着条鳄鱼来领奖了。

第二年仲夏,赵佗扩大水军,扩建楼船。一日,他亲自到堤岸指挥操练,看见一人在教习过船、爬竿、冲刺等动作,功夫很老练,即唤到跟前,原来这人就是捕鳄鱼英雄,即宣布:命你为水兵教练,兼番禺甲队“百夫长”。

赵佗士兵大多是中原来的,而且还有秦皇朝发遣大批刑徒和谪人。为了安定人心和繁衍后代,他特派吕明带了“上市”百锭到长江中下游,去招聘那些因天灾战乱而无家无夫的女人,带回来给士兵、刑徒、谪人们做家室,这样使他们对赵佗更忠心,而且对岭南的开发也起了积极作用。

公元前207年起,赵佗兵分两路,他统主力楼船溯江直捣桂林郡,另一路由他的儿子赵始和穆夫人统领步骑兵直捣合浦。第二年,赵始和穆夫人战事失利,飞马报赵佗,赵佗挥军南下,终于得到瓯雒人的配合,杀死了由滇池来统治瓯雒十多年的枭雄、自称为安阳王的蜀泮,重建象郡,设一左将驻守,委派当地的雒将治理瓯雒人。

公元前206年,秦二世子婴向刘邦投降。在番禺郡的文武百官向赵佗上奏:秦已亡,南越理应立国称王,这是“上合天意,下应民心”。于是,赵佗即王位于番禺,自称南越王,赵始为太子,吕明、苏锦为左右相,马通、梁松为将军,穆夫人为中尉兼管王宫内部事务。

赵佗登位后,不忘《治郡八策》。他派右相苏锦巡察沿江水利,派左相吕明到各县以法治民。一日,吕明查出番禺城东以捕鱼为生的孙旺父亲被害死,大紫贝15个被劫,凶手是越王宠妃曾夫人的堂弟羽林郎曾滔。吕明在早朝时奏曰:臣查访番禺一宗杀人劫财案,按南越律例,该判何罪?佗曰:“杀人抵罪,该判刑。”“若是在任官吏呢?”“更应重判。”“万一是王家宝眷呢?”“要查清不要乱诬。”吕明在验被害人尸体时,发现死者手中紧紧捏住一块撕破的黄布,知是从凶手上衣撕下的。于是不声不响到曾滔身边,要他翻出内服,将死者手捏的布块与曾滔的内服印证,布块正是他内服被撕下的一块。曾滔本以为杀死一个草民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于是直认不讳,并说:我退还原物给他儿子,再给钱作为抚恤。吕明即奏曰:臣遵适才大王明训:杀人抵罪。请大王动笔写判词。赵佗当众说过的话收不回了,只好写下“杀人抵罪”。吕明将赵佗亲笔写的“杀人抵罪”4个字贴在旗上,押着曾滔游街示众。从此,官吏、越民皆知有法,不敢妄为。

赵佗为了实行汉越同化,首先纳越女杨氏为妃,又撮合左相吕明和中尉穆夫人两人联婚,并动员杨妃将其胞妹许配给右相苏锦为妻。赵佗还宣布:往后凡是汉越联婚,政府要派官员去送贺礼。从此,南来的汉人与土著的越人通婚,便蔚然成风。

公元前196年,汉帝刘邦派陆贾为专使,携汉皇御赐品及镌着“南越王之玺”的金印和系印的绿色绶带出使南越。赵佗率领文武百官登临赵王山,向北行三跪九叩礼,从陆贾手中接过金印绿绶。

汉惠帝死后,公元前187年吕后称制。吕后对佗的敕封本已不满,汉朝的长沙王吴臣更明目张胆拦截南越向汉皇朝贡的贡船,并向吕后诬奏是南越蛮兵入侵,吕后更恨赵佗,并明示长沙王以后可任便剿灭南越。于是,长沙王吴臣便起 兵两路大举攻直佗,结果吴臣大败。赵佗便于公元前183年在番禺称帝,不再向吕后朝贡。

公元前180年吕后死,刘恒即帝位,即汉文帝,他拨乱反正,致力于汉越友好,派陆贾再出使南越。赵佗欣然撤销帝制,并在越王山建一座高台,每逢初一、十五日率众登台望北朝拜 ,以示不忘汉室,这台就命名为“朝汉台”。

公元前137年,即汉武帝刘彻登极的第四年,赵佗年105岁,仍然眼不朦、耳不聋,每月两次健步登朝汉台向北朝拜。他携同太孙赵龠外出,在城门四方各相中一个风水坟地,派两万役兵分头开凿4个宽敞的墓穴。墓穴竣工,开发岭南80年的赵佗也寿终正寝。出殡那天,王宫里四辆棂车分从四门而出,扑朔迷离,使披麻戴孝的番禺人无法探知南越王的真正葬处。

上一篇: 明御史黎贯 下一篇: 汉代经学家陈钦、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