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人物>历史人物
招观海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0-12-03
  • 浏览数:

(1886—1968)

 

招观海,广东南海人。民国3年(1914)岭南大学附中毕业,受丛桂堂派遣去美国攻读神学。1919年毕业于太平洋神学院及耶鲁大学,得神学学士及神学博士学位,为广东教会最早获得博士学位的华人。1919年杨蘘甫牧师去世,第二年招观海奉召回国,主理丛桂堂会务,并被按立牧师。同时参加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大会(广协会)的发起组织工作,促进教会“本色化”。1922年后为丛桂堂东迁事赴南洋等地募捐.1930年新堂(惠爱堂)落成,招观海任广州协和神学院教授。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离开惠爱堂随神学院迁至香港、云南、韶关等地。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穗,复任惠爱堂教职,并任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干事兼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投身于“中国基督教抗美援朝三自(自治、自传、自养)革新运动”。他是中国基督教《三自革新宣言》的40位发起人之一,并被选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委员。1950年当选为广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广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后,在“三自会”《革新》刊物上, 发表许多诗词文章,表达对三自爱国运动拥护和对新中国的热爱.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60年落实政策,恢复名誉,继续投身于“三自爱国运动”。

1968年病逝。

                                          (资料来源:<<广州市志.人物志>>)

上一篇: 黄国梁 下一篇: 马师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