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从化道上
方方
百年洋松荫大道,
千山横黛拥春来。
流漫河山今驯伏,
万顷良田除旱灾。
①洋松:一种进口树种,学名为北美黄杉。
②黛:古代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后用来代称女子的眉毛。
③流漫:一为遍布,弥漫;一为彩色相掺和。此处可理解为河山流动散漫,带着原始的野性。
作者简介
方方(1904 —1971),原名方思琼,广东普宁人。1924年考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长征后在闽西南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南方工委书记,领导华南地区党的组织和抗日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军调部第八小组中共首席代表,到广州执行停战协定和东江纵队北撤问题。参与部署解放华南、广东和接管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五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侨联副主席等职。
写作背景
1965年,作者遵照周恩来总理的嘱咐,从广州出发到杭州疗养。虽然身体虚弱,旅途劳累,但作者心绪较好,当途经从化,看到道路两旁的春色画卷,不禁欣然挥笔,赋诗纪行。
诗词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从化道中所见之景。道路两旁百年洋松犹如篷盖,为来往的车辆、行人遮阴避雨。远处青山连绵,簇拥着春天款款而来。原始野性的山河已被人们改造得驯顺服帖,万顷良田也在人们的治理下消除了旱灾。全诗用语平实,用情纯真,清新自然,欣然悦然之气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