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创新
机器换人助力南沙迈向中国制造2025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6-03-18
  • 浏览数:

记者解读胜得电路版公司“用工锐减六成 产值年年增长”背后的故事

编者按:过去一周,由谷歌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围棋机器人alphago(阿尔法狗)与韩国棋王李世石之间的“人机大战”举世瞩目。阿尔法狗直落3局击败曾被称为“天下第一攻击手”的李世石九段。号称“人类最后的智力骄傲”的围棋被机器轻易攻占,更令世人惊诧。

当“机器换人”的大潮端倪初显时,“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南沙,正处于迈向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起步阶段。“机器换人”,无论是对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还是对于“双区叠加”的南沙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开发建设长远发展,都有极大裨益。从本期起,本报将推出“机器换人”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一集:南沙,机器换人进行时。

w020160317375461538547.jpg

胜得电路版有限公司投入使用54台德国生产的自动打孔机器人,打孔操作完全自动化。

w020160317375461540132.jpg

全自动的打孔机。

记者选择胜得电路版有限公司作为样本,对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机器换人过程进行采访解读。借助机器换人,这家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数量,由2012年最高峰期的2200人锐减至900人左右。期间,该企业的产值不降反升,近三年来年年以同比两位数的速度实现增长。

直击:机器人流水线顶18个工人

311,记者来到位于南沙开发区广生路1号的胜得电路版有限公司,在不到2万平方米、四层楼高的厂房里,数百台不同种类的工业机器人正在高速运转,只有几个工作人员在机器与机器间走动,不时低头检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生产一块电路版至少要经过原料裁剪、模具加工、电镀电泳等数百道工序,这些工作过去都是由技术熟练的工人手工完成。而记者在这家企业采访中发现,工业机器人已经“代劳”了大部分工作,其中镀铜流程无需一个工人,全由电脑控制流水线自动完成。而工人只负责维护机器设备正常工作和定时检查产品。

w020160317375461542915.jpg

生产车间内的全自动的机器人。

w020160317375461549523.jpg

胜得电子的净水车间也是全自动化进行监控处理。

在镀铜车间记者看到,机器手正将一块电路版垂直“抓”起,水平传送到一个装满化学液体的反应池上方。几秒钟后,机器手又将电路版“抓”起来,送入到清水中过水……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条“之”字型的电路版镀铜流水线约有100米长,却包含了超过30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极为精确的质量控制参数。

与机器人“当家”的全自动生产线相比,一套半自动的汽车电路版镀铜生产线至少需要6个工人:2人负责检查版型并把电路版用架子夹好固定;2人把夹好的电路版抬上2米高的电镀池边,小心翼翼将电路版插入池内;2人要在电镀池边走动,不时翻动电路版。“汽车电路版半自动化机器人设备一套不到40万美元,而全自动化的机器人流水线则要200多万美元。”该负责人表示,“这200万美元花得值,这是企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据该负责人介绍,仅此一项改造便为公司节约18个熟练操作工。更重要的是,通过使用机器人精确控制,完全避免了传统电镀操作中对工人的身体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让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缘起:精细化和用工难促机器换人

吕俊宏是胜得电路版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告诉记者,自从1993年到南沙投资办厂以来,就开始探索坚持“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路线。“以前的电脑像房间一样大,现在一个智能手机的功能就像一台电脑。随着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电路版的面积不断缩小,功能却更复杂。”他解释,“电线线宽从上世纪90年代的几厘米不断收窄至现在只有75微米,只有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4甚至更小,再灵巧的手工和人眼都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只能用精确控制的机器素描才能完成布线。”

w020160317375461558252.jpg

生产车间内的全自动的机器人在运送铜板。

w020160317375461558636.jpg

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上的电路板半成品。

不仅是布线线宽不断收窄,电路版的孔径也随之变小。记者在打孔车间看到,54台打孔机器人排成9列,每台机器人里面有6只机器手,每只“机器手”都在“嗒嗒嗒”的工作。不到1分钟,一块有着上百个孔径的复杂电线图便有了雏形。负责编制孔径位置和线路图程序的工人告诉记者,每只机器手能够在1分钟内钻出190个孔。只要程序输入,这些机器手就会听从电脑指挥,开始高速钻孔。54台机器同时工作,一分钟内就能完成324块电路版的打孔工作。“换成人工的话,一块电路版需要一个技术精湛的工人集中精力连续工作一个小时才能做好。”

另一方面,吕俊宏对不断上涨的人力资源成本也深有感触。他回忆:“在2012年时,全厂一度有2200多个工人,现在只有900人左右。但是我翻看财务报告发现,我的厂去年在人工上面的成本总数居然和3年前是一样的!”记者从该公司了解到,今年以来,雇佣一个最普通的流水线工人月薪都要5000元左右。“社保、公积金这些都包含在内,还不算加班工资和每天两餐的餐饮补贴。”谈及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吕俊宏坦言,“压力太大了!必须不断升级设备,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即使愿意付出高人工,但也不一定有足够的工人应聘。“从农历春节假期后,还想再招多100人左右,却一直招不满。”

成效:西部工业区四厂用人减半

不仅是胜得一家企业。记者采访了解到,近3年来,南沙不少制造业企业纷纷走上了“机器换人”的道路。以南沙西部工业区四大厂区为例,2012年,胜得电路版的用工数为2200人,利民电器超过6000人,名幸电子为5000多人,精美集团将近7000人。到了2015年年底,4家工厂的用工数合计不足1万人,平均每家企业用工数减少了一半以上。而来自南沙统计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这4家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仍然稳中有升。

w020160317375461565575.jpg

胜得电子老总吕俊宏在展示用智能机器人流水线生产的电路板半成品。

“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在经营方式上花大力气改变。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一味地追求产量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是要考虑综合效益最大化。”吕俊宏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自己的思考。他告诉记者,他所谓的综合效益,就是指那些不能从正常的财务报告中看到,不能从正常投入产出层面理解的利润,包括品牌价值、美誉度、社会形象等等。

吕俊宏坦言,购置机器人设备需要消耗较大资金资本,在较长一段时间难以回本;同时由于人力成本持续上涨而产品价格并没有大幅增加,人工减少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度在账面上不能很快体现出来,“但长远来说,机器换人带来的产品质量提升,工时缩短后交货期更加可靠提前,这些都为我们企业带来不少美誉,逐渐在全球电路版生产企业竞争中树立了胜得的优质品牌。这就是我们牺牲短期利润换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上一篇: 广州地铁二号线创新成果 下一篇: 广州国际创新城南岸起步区招商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