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创新
林安物流全链整合 双线发力对标阿里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5-12-01
  • 浏览数:

res01_attpic_brief.jpg

林安集团总裁余栋梁

res03_attpic_brief.jpg

林安物流园,工人正在装卸货物。

●颠覆物流潜规则

●力推信息透明化

●线上线下齐发力

早上830分不到,众多物流企业进驻的白云区太和镇大源北路附近,已是一派货如轮转的繁忙景象。这里的林安物流园信息交易大厅里,1500多个物流公司交易席位已经进入紧张的状态。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来回穿梭,有货的在找车,有车的在找货,目光紧紧盯着席位上方的货运信息,寻找合适的订单。

谁能想到,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原本从事木制装饰品行业的林安物流正式踏上了颠覆物流行业“潜规则”的道路,打造起线上线下“信息公开透明”的“明规则”,成为行业标杆。

“以前许多物流公司都被看做是转卖货品或者专线的‘黄牛’,我们的想法就是要把每一头黄牛都转变成实实在在的金牛。”

——林安集团总裁余栋梁

创业不易:

每天“开席”让进驻企业免费吃

2004年在政府规划的物流发展区——太和镇打下建设林安物流园的第一根桩,再到200531日林安物流园正式开始营运,迄今已经过去了十年有余。弹指一挥间,林安物流集团如今已经涉足物流信息化、物流金融服务、物流物联网应用等方面,产业触角也随上下游延伸到城市配送、电商、金融、商业配套以及第三方总部等领域。

“这些年来,政府对我们物流产业的发展一直都很支持。”林安集团总裁余栋梁告诉记者,十多年前,林安还是一家主营高端木制装饰品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频频遭遇物流难题:一方面,有车的时候,运输质量得不到保障,货物受损的事件频频发生;另一方面,一到旺季,又会碰到有货无车的窘境。痛定思痛,林安集团下定决心,自己亲自上阵做物流平台。

万事开头难。公司上点年纪的老员工还记得,与现在货如轮转的景象相比,初创时的林安物流园,因为货车司机们觉得地处偏僻,许多人并不愿意来。而在工地和办公室间一天中来回奔波,更是那时候公司许多人的常态。为此,不少人上班都要准备“三双鞋”——水鞋、皮鞋和去工地的鞋。

“以前许多物流公司都被看做是转卖货品或者专线的‘黄牛’,我们的想法就是要把每一头黄牛都转变成实实在在的金牛。”余栋梁说,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最初的阶段,把林安物流园建设成为实体示范园区。在随后国际金融危机来临时,更开始推进行业的透明信息化,建起了今天林安物流园信息交易大厅的雏形。

在这一过程中,林安物流遭遇了更大的困难。对于过去旧式的物流公司而言,有张桌子、有个电话,不管货物去到大江南北,都可以开展业务,至于具体的物流信息,可是相互之间心照不宣的高度“机密”。然而,林安物流却偏偏要打破这种业内的“潜规则”,要求进驻信息交易大厅的企业把详细的物流信息,都显示在方寸的电子屏上。第一个月进驻的300多家物流企业,两个月后只剩下100多家。

“信息太开放了,我们实在没有办法经营下去。”有企业当时诉苦说。

“信息化明明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只要是对行业有利的事,就要坚持做下去!”林安物流并没有被一时的挫折所打倒,而是想尽办法留人留心。余栋梁告诉记者,公司当时不但每天摆出40多桌让进驻的企业免费吃了几个月,还定期举办抽奖活动,给会员赠送名牌轿车。

在使出浑身解数的同时,林安物流还下大力气打造信息交易的诚信标准,只要是违约方,就一定要赔偿守约方,林安“讲信用、有保障”的名声在业内越来越响,各种物流需求都主动找上门来。对信息化将信将疑的物流公司留了下来,曾经撂下话“再也不来”的公司也回来了,就连过去在别的园区日子过得尚算“小康”的公司,也张罗着搬了过来。

现在,每天进入林安物流园信息大厅里的交易人次达到3~5万人,每天成交的整车订单数量,也有五位数之多。

拓展版图

线下模式“挥师”线上

2012年开始,嗅到互联网新一轮发展契机的林安物流,开始继续扩展自己的商业版图,把既有模式大举从线下向线上“挥师”,希望打造出一个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物流园区管理模式。

除了线下的信息化大厅,通过林安物流提供的专门网站和手机开发应用,货主、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众多个体司机都还可以用电脑或者手机将供需信息发布上网,由专人整合信息后,再发布到货主、车主和企业都能看到的网络平台上。与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商大咖相似,林安物流也并没有打算通过为行业提供信息盈利,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在林安物流的o2o公共服务平台上,会员费和交易费都是免收的。

林安物流还希望着手解决诚信缺失这一物流行业的顽疾。因为诚信缺失,昔日物流行业的参与者总是处在提心吊胆的状况下——货运司机担心被骗放空,收不到运费,货主失踪;发货商则担心被司机诈骗运费,货物被转卖、丢失损坏无人赔偿。余栋梁介绍,为了防止客户遭受类似的损失,林安物流制订了一套诚信服务体系,包括入会实名制、交易验证制、契约式管理、保险制度、结算体系、司法调节制度、诚信首赔制度等。

如今,在林安物流网上,聚集着1万多家物流企业、20多万家生产企业和180多万辆货车的信息,线上线下的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实现了四流合一。   

落子全国

立志要打“百园大战”

而林安物流的商业版图并不仅限如此。在余栋梁看来,一个物流园区如果只解决物流企业和人员吃、住的基本需求,它的价值就没被放大。对于入驻的物流企业来说,除了想从园区中获得安全、卫生等基本服务外,还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生意,以及降低成本。为此,林安物流还和中国电信、中移动、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进行合作,引进税务大厅,为客户和会员提供公证、税务、加油、充值、电讯、金融代办等增值服务。林安物流还利用自己在物流行业方面的优势,建设起了以孵化功能为主的电商产业园。

随着第三方支付牌照顺利获批,林安物流也开始横向进军金融领域,组建物流支付结算中心,抢饮物流金融的“头啖汤”。经过多年深耕,在中国物流行业内,林安物流推出的物流价格指数在业内已颇具影响。

十年磨一剑,林安物流开始以广州为起点,吹响进军全国的号角。林安物流已在广东、湖北、河南、海南、河北、安徽、江西、江苏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物流节点和物流网络。未来的“蓝图”计划打造100个连锁物流园区和信息化平台节点,把林安模式这一物流行业的广州名片推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记者手记

传统行业

互联网+

线下线上

一样重要

有数据显示,我国物流行业有700多万户小微物流公司和2000多万货运司机,由于信息不对称,他们每年有高达600多亿元的信息费支出并且车辆有效利用率不足50%,回程空放频频发生。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解决物流行业这一问题,可谓对症下药。 

林安物流,作为一家物流企业,没有一辆货车,也没有一名货车司机,但是它的平台却可以调度最多的货车,拥有最多的货车司机会员。它搭建的线上线下平台,让有车的轻松找货,让有货的轻松找车。它的发展轨迹也是先做好了线下的事,再逐步拓展到线上,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线下和线上一样重要,有时候线下比线上更重要,这也许是传统行业不能忘记的一条原则。林安物流推出的诚信标普和中国公路运价指数,已经成为中国物流行业的标杆。这家默默耕耘了逾十年的企业,也因此被称作物流行业的阿里巴巴。

因此,随着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渗透越来越深入,停留在信息层的服务价值正在衰减,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转向交易层的服务。

 

上一篇: 天河科技孵化器占广州1/4 下一篇: 越秀科技创新大会发布“1+8”文件